Tynt Speedshare bar

從入口文章出發 最有效地吸收資訊

此為最快速最有系統地利用本網站!此入口文也會隨著新文章增加而經常更新!

全世界的股市走勢 不是跟美國走 就是比美國還弱

投資股市之前,請務必了解到一個殘酷現實,美元已將全世界股市綁在一起 美國以外股市皆程度不一地複製美國走勢 僅有少數國家可以例外

美股和全世界股市走勢連動程度 關聯度竟然高達93%

看盤與操作的觀念要因此而做調整,因為全世界股市都是跟著美股走,台股更是美股的落後指標。更多細節請看我.

印鈔票終將無可避免地產生通貨膨脹 糧食原物料大漲的真相為何

在糧食與原物料,通貨膨脹已經大到無法忍受,而經濟學家仍然在怪罪氣候異常、投機炒作,到底什麼是真正讓它們上漲的主因?請看

黃金已經即將整理完成 馬上要大漲 黃金最後的買進機會稍縱即逝

黃金的走勢分析,及目標價,2008年的拉回整理 現在又再次歷史重演,想讓手上的資產能真正的保值並成長的人,您不能錯過

2015年1月1日 星期四

選擇的自由 市場的自由 經濟的自由 才是經濟成長最大的動力 中國股市 遲早會有真正的大多頭行情 Free to choose, free market, and economic freedom motivate growth. Sooner or later, huge bull market will come in China

選擇的自由 市場的自由 經濟的自由 才是經濟成長最大的動力 中國股市 遲早會有真正的大多頭行情 Free to choose, free market, and economic freedom motivate growth. Sooner or later, huge bull market will come in China


中國股市,遲早會有真正的大多頭行情
原因有三,
以下分別詳述,


1,自由市場

有太多太多人,不了解自由是什麼。

民主並不保證自由,民主僅僅只是自由的一小部分而已,自由才是真正的目的。

為什麼民主僅是自由的一小部分而已?

民主僅僅代表著"政治上"做選擇的自由,
比如說,我們可以自由的選擇我們的政治人物,因此,有了民主,我們有了在政治上作選擇的自由。
但這不代表著,光僅僅是民主,就代表著我們有著全面性選擇的自由,

因為,整天高喊著民主的人,經常會打著"民主"的招牌,來做干預老百姓在其他方面上,做選擇的自由的事情。

民主很容易可以傷害財產自由,
比如說,若假設有政黨主張,因為XX理由,沒收小綠個人創立的部落格收歸公有,
然後交由全部老百姓來投票,
若投票也高票通過,

則小綠將一夕之間將被剝奪個人辛苦創立的部落格,
從此以後,部落格不是小綠的,
部落格的命運,將由沒收小綠部落格的那個政黨所決定,
從此以後,小杯綠茶研討會部落格的後續,就由那個政黨的領導人去操縱了!
好不容易累積了那麼久的東西,遇到沒收,小綠自己卻無從反抗起。


民主很容易可以傷害言論自由,
比如說,假設有政黨因為XX理由,主張要小綠閉嘴,然後交由全部小綠的讀者們來投票,
若投票也高票通過,
則小綠將喪失發言的權力,小綠也不再能夠發言。
否則小綠將違法,小綠將接受法律的制裁!


民主很容易可以傷害選擇的自由,經濟的自由,
比如說,小綠想要分析某國的產品,某國的服務,
假設有政黨主張該國的產品,該國的服務危害國家安全,或該國的產品及服務有什麼什麼理由不好,
若投票也高票通過,
則小綠將喪失選擇該國的產品或服務的機會,小綠分析該國的產品或服務的內容也不能公開,
則小綠失去選擇與分析該國產品服務的機會,您們則是失去選擇的機會,也失去閱讀小綠去分析該國產品服務的可能,


別誤會小綠,小綠不是反對民主,小綠最看重自由,既然最看重自由,
那自由一定會有包含到政治上的自由(也就是民主)。

換言之,小綠當然支持民主,我們當然要有民主,否則,我們不會有政治上選擇的自由。
但是,最重要的來了,
光是有了政治上的自由,不代表我們有著經濟上的自由,選擇上的自由。

小綠是要提醒大家,光是民主,不保證我們有全面的自由,也不保證我們有經濟的自由,
民主,也不是永遠自由的,
民主,經常是反對自由的,


就經濟上來看,就投資上來看,
小綠要的是,我們要有全面的自由,當然包含政治上的自由,也當然包含經濟上的自由,更當然包含選擇上的自由,
最關鍵的是,我們不能讓民主(即政治上的自由),去干預其他方面的自由。

我們不能讓政治,來干預我們要跟誰做生意的自由,
我們不能讓政治,來阻止任何地方的生產要素(人力、企業家精神或資本)過來的自由,或我們的生產要素(人力、企業家精神或資本)要過去其他任何地方的自由,
我們不能讓政治,來封閉我們,來限制我們的任何一個方面的自由。

但我們現在,卻經常遭遇到民主(即政治上的自由),干預了其他方面的自由,這種事就硬生生地在小綠的眼前發生了!
民主若缺少了有智慧的選民,民主這個東西,經常會反自由。

民主需要有智慧的選民,才不會反自由。
民主再加上缺乏智慧的選民,民主經常是反自由的!

當德國納粹黨希特勒透過民主當選時,那時德國可是100%的民主選舉,希特勒透過民主選舉取得政權,開始執政後,他不斷地透過種種國家安全的理由,蠶食鯨吞老百姓的自由,到最後,老百姓什麼自由也沒有。民主還在,老百姓卻已經沒了自由。德國的下場可想而知,不重視自由,就光獨尊民主,
只要主流民意厭惡猶太人,則猶太人的生存自由,其價值當然不如民主,於是猶太人的下場當然就是被,殺殺殺!

民主的決定最大,一開始先剝奪所有人和猶太人的交易自由,和猶太人作交易買賣被禁止了,因為猶太人是邪惡的,政府宣傳說猶太人的東西都是山寨爛貨,又或政府宣傳猶太人賣的東西會搶走亞利安人的生意,經濟衰退都是猶太人害的,因此政府禁止其他人和他們做買賣。
再來,只要民意站在希特勒那邊,就可以剝奪猶太人的言論自由,因此言論全部消音。
再來,只要民意站在希特勒那邊,就可以剝奪猶太人的財產自由,財產全面充公,
再來,只要民意站在希特勒那邊,就可以剝奪猶太人的遷徙自由,因此全部去集中營,以便充分監管。
再來,只要民意站在希特納那邊,就可以剝奪猶太人的生存自由,因此殺殺殺。

將民主放在第一位,而拋棄了自由的國家,很容易會發生許許多多民主反自由的悲劇。
與其說希特勒屠殺猶太人,倒不如說是德國人的民粹屠殺了猶太人,

德國人的主流民意被操縱,而德國人不了解自由的重要性,
認為民意可以比猶太人的自由還重要,於是就發生了民主反自由的悲劇。

若德國人能將自由看得比民主重,
則猶太人的選擇自由,經濟自由將不能被投票決定,猶太人的交易自由就不會被剝奪了。
猶太人的言論自由將不能被投票決定,猶太人的言論自由就不會被剝奪了。
猶太人的財產自由將不能被投票決定,猶太人的財產自由就不會被剝奪了。
猶太人的遷徙自由將不能被投票決定,猶太人的遷徙自由就不會被剝奪了。
猶太人的種種自由,沒有任何人可以去投票決定,
則猶太人的種種自由,也不會被亞利安人的"民意"給出賣,


若1949年的中國,真的要舉辦民主選舉的話,小綠相信,共產黨一定也會擊敗國民黨,贏得選舉。
共產黨透過民主選舉,來取得政權,和透過戰爭,來取得政權,並沒有任何根本上的不同。
中國的老百姓,就算有了民主,
交由當時的共產黨執政,也一樣也會失去自由。
若老百姓失去了自由,則民主不民主,也沒有太大差別!
大家投票來決定,看誰來統治大家,就好像大家來投票決定北韓領導人,
但不管決定是誰,都是施行一樣的社會主義,
若老百姓沒有自由的覺悟,民主不民主,差別不會太大,

當政府或主流民意可以決定全部人的自由,大家被主流民意綁在同一條船上,
則就經濟層面上來說,下場必然是悲慘的!


就算是1949年的中國百姓,擁有民主(政治上的自由),但卻因此而失去全面性的自由,經濟的自由。
則中國從毛澤東開始起算,中國的經濟,中國老百姓以前所經歷過的苦日子,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換言之,有了民主,我們的確有了政治上的自由,
可是,民主若沒有了有智慧的選民,我們卻經常會因為民主,而失去了經濟上的自由,許許多多選擇上的自由。

因此,小綠不會特別強調"民主",因為民主僅僅是自由的一小部分而已。
小綠只會強調自由,
因為自由當中,就已經包含著民主,
而且自由當中,有著太多神聖不可侵犯的部分,是民主也不能去改變它的!

自由不可以被民主侵犯!
我們的自由之中,有太多部分,是神聖的,是至高無上的!連民主也不能侵犯它!

不懂自由的人,經常會把「自由民主」掛在嘴邊,好似民主=自由,自由=民主,
有了民主就有自由,
只要是民主決定的事情,就一定是支持自由的。

錯了,民主一不小心,經常會變質,變成了民主反對自由,民主阻礙自由,
民主不等於自由,民主僅僅只是自由的一小部分,
民主的決定一但出了問題,可是經常會傷害自由,消滅自由。
民主一不小心,經常會變成了民粹,
好的民主,民主本身就是自由的一部分,但壞的民主如民粹,卻是打著民主的旗號,在反自由。


回來主題,
您們再作投資時,要特別注意,要特別去分清楚,真正的"經濟自由"國度在哪裡!
真正的經濟自由國度,不見得是成天高喊著"民主"的地方,
小綠個人是看好經濟"自由"國度,可不是經濟"民主"國度,
兩者有著天南地北的差別,


反自由的人,最愛講民主,
最愛講民主的人,成天將民主高掛嘴邊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毛澤東,
所有的共產黨極左派領導人,通通都很愛講民主,
越共胡志明成立的國家,就是越南"民主"共和國,菲律賓共產黨所提的,就是「人民"民主"革命綱領」,
蘇聯共產黨列寧,最愛喊民主,

毛澤東,開口閉口都是民主(您們自己去google打關鍵字搜尋"毛澤東 民主"便知),
甚至可以說,毛澤東所作所為,通通都是當時的主流民意,通通都是當時的民主,
也通通都離不開當時的民主,也通通都打著當時民主的旗號,
但他打著民主旗號的所作所為,卻通通都是在消滅自由,反對自由,

分清楚自由與民主的差別,
民主的目的難道不是自由嗎?
為什麼人類歷史上,總是不斷有人在打著民主的招牌,卻偷走了您選擇的自由,經濟的自由,
您們都沒察覺?
為什麼這麼多人,在掛羊頭賣狗肉,
掛民主的羊頭,賣的卻是反自由的狗肉,


這可是投資最重要的第一件事,
不然小綠的部落格,不會把"自由市場",寫在第一個位置,
請您們往上面看,看看小綠部落格的標題,


小杯綠茶投資研討會
歡迎光臨小綠的部落格 後面接著的第一個詞彙,是寫什麼?

就是"自由",
自由市場,
所有市場的自由,是小綠這輩子的衷心期盼。

所有市場...

所有市場的自由,對任何國家,對任何生產要素,的全部交易自由...
是小綠的衷心期盼...


回來主題,
若一個國家有民主,但民主卻是逐漸地蠶食鯨吞該國經濟的自由,選擇的自由,作決定的自由之情況發生時,
您們可以知道,
這個國家的未來,必然會向社會主義,大政府逐漸靠攏。
政府會越來越大,政治干預經濟必將越來越多,
這個國家,因為市場被限制住,生產要素(人力、企業家精神以及資本)將會因為失去了經濟的自由,選擇的自由,作決定的自由,
喪失了移動調整的彈性,
當市場價格機能失去了調整的彈性後,生產要素會逐漸弱化,僵化,社會卻會逐漸集體化(社會變成了一言堂,只有一家說法獨尊,反對該說法者都會被狠狠修理),屆時,生產要素(人力、企業家精神、以及資本)會逐漸逃離這個國家,

反之,雖然一國還沒有民主,但該國逐漸地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經濟的自由,選擇的自由,做決定的自由之時,
政府會越來越小,政治會越來越少,
您們可以知道,
這個國家,將會因為更多經濟的自由,選擇的自由,做決定的自由,
而會逐漸強大,逐漸百家爭鳴,各種產業蓬勃發展,社會意見逐漸多元與包容,生產要素(人力、企業家精神以及資本)會逐漸往這個國家集中。


自由,就是成長最大的動力!
(這點足夠讓小綠好好寫一本書,今天就先在這裡打住吧!)
(或許,您們可以去小綠的書單,找找"選擇的自由"這本書,好好研讀一下吧。)
古典經濟學 誠實貨幣 回歸自由市場 小政府 Libertarian推薦書單 網路學習資源討論區







2.跌夠深,跌夠久

從2008金融海嘯爆發以來到今天,跌最慘的東西是什麼?
一定有不少人說:「那還用講,一定是黃金。」
除了黃金白銀,好像大家還講不出第二樣東西,大家"感覺上"好像跌很慘的。

錯了,
其實從2008年黃金最高點1033,最低點681來看,
黃金到2014年還是漲的,
到2014年黃金在怎麼樣"跌",還是在1200左右,
這可是比2008年最低點要高一倍,也比2008年最高點還要高。
從2008年到現在,再怎麼跌,黃金還是小賺16%(從1033起算)~大賺76%(從681起算)不等,


在2008年~2014年這段期間,最弱勢的東西,不是黃金,
是陸股,
而且陸股相較於黃金,不是只有弱一點,是弱非常非常多!

圖1:黑紅相間是陸股上證指數,黃色線是黃金,紫色線是那斯達克指數。



若陸股從2007年底最高點6124點抱到2014/12/31最後一天封關3234點為止,
跌幅仍然高達47.2%,現在差不多是2007年高點的一半。
(參見圖1)

換言之,2014年封關日止,陸股距離2007年底的高點,還是跌了將近一半。

連這兩年市場上一致公認"最弱勢"的標的──黃金,2008年到現在,都還是賺了16%~76%不等,
黃金至少都還是小賺或大賺,
但陸股竟然比公認"最弱勢"的黃金,還要弱。
陸股不是比黃金弱很多,是弱非常非常多!


陸股若算絕對最大跌幅,
從2007年底高點6124點起算,到2008年底最低點1664點止,
跌幅高達72.8%,


台股呢?
台股在2007年最高點是9859,2008年最高點是9309,
而2014年封關收盤則是在9307。

換言之,2014年~2008年這7年的時間裡,台股是原地踏步。
連台股這麼牛皮的,都還是比陸股強得多。
台股至少也能拼到和2007年底,2008年差不多的水準,
圖2 台股走勢圖



而陸股竟然只有2007年高點的一半。
陸股比台股也和陸股比黃金一樣,陸股不是只有弱一點,是弱非常非常多!


現在來講最強的,股市泡沫之王,美股,
真可說是銳不可擋,
在2008年~2014年,真可說是想玩股票的,玩美股就對了。

2007年金融危機前,道瓊指數最高點14198,2014年封關17823點。
美股道瓊指數早已收復所有在金融危機的跌幅,還比2007年金融危機之前的最高點,
再向上推升了25%,(見下圖3)


就這點上來看,小綠在
"台灣股市行情走勢 大盤技術線圖分析-台股加權指數已死 就算堅持投資股票 您也應選擇更好的市場"一文中


那時提到過,
"就算要買股票,寧可把錢拿去投資美股。美股的利潤報酬比明顯勝過台股甚多!"

那時候到現在,美股的確是漲最兇,
但請特別注意,
小綠個人認為,
美股漲最兇,不是因為美國經濟成長最快,
而是美股泡沫吹最兇,
這點在下面,還會再講到,

回來陸股和其他股市的比較,

若比較下跌的時間長度呢?

陸股已經跌了7年,時間夠長,
這7年當中,李克強經濟學,寧可讓經濟去衰退(或成長減緩),也不願向美國日本般大印鈔票,大吹泡沫。

經濟衰退,不但不是壞事,在奧地利經濟學派眼中,還是好事。
別誤會小綠,不是經濟衰退本身是好事,

而是虛假經濟繁榮之後,需要經濟衰退來清洗錯誤的投資,
換言之,在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眼中,不好的是錯誤的投資,而不是錯誤的投資被清洗。

真正的不好,是錯誤的投資,
不是錯誤的投資被市場給終結掉,
錯誤的投資被清算,反而是好事。
這個觀點,請詳見小綠先前的文章
賽普勒斯銀行存款沒收擠兌 100億歐元紓困金 通縮還債與通脹還債的差別


回來原點,
陸股這七年,可說是集合所有不幸於一身,
先一年急跌了72%,然後再慢慢折磨您,盤跌了6年。
從2008年到2014年,直到2014年底,才開始有了像樣的漲勢出現。


小綠不相信,
美國,這個泡沫吹最兇的經濟體,都可以不斷創新高,
台灣,這個市場自由將受限的經濟體,也都還可以回到2007年高點,
而這六年來,自由開放程度進步最多的經濟體,中國,不會反映在股市上。

中國不必講什麼創新高,中國光是回到2007年高點,拼一個僅是來到和現在的台灣差不多高度的水準,
就足以讓陸股從現在3234點起算,就可以再漲大約一倍,回到2007年的高點6124點,


只要中國和台灣一樣,一樣就好,
中國股市只要來到和現在的台灣股市高度一樣的水位,
中國股市就可以從現在開始起算,大約再漲一倍!

更何況中國已經做了太多太多的自由開放,還有太多太多的自由開放等在眼前(希望會有),
若中國真能持續不斷地推行經濟自由,持續不斷地擴展經濟開放,
只要時間能拉夠長,
陸股上證指數就算從現在3234點,漲到2007年最高點6124點的一倍,上證指數來到12248點也不是問題,






3.成交量

就小綠而言,
技術分析最重要的,不是分析價格,而是分析成交量!

成交量,有人當它是指標,用來和價格去做背離分析。
這樣的做法,是將價格為主,成交量做輔。

小綠則不把成交量當成指標,
小綠經常將成交量當成是主體。

小綠個人則認為,成交量比價格還重要,成交量當成是主體,不再是指標,
小綠個人則非常非常地看重成交量。

我們先來看美股的成交量,
美股從2008年~2014年以來的上漲,皆沒有成交量做支持,量不斷地縮小!

圖3 美股道瓊指數



道瓊指數從2008年以前的上漲,成交量都不斷地溫和擴增,
但2008年以後,不知道怎麼搞的,
價格一直漲上去,成交量卻持續減少,



那斯達克也有著和道瓊指數一樣的問題,
圖4


在2008年以前,那斯達克量大致上都還算正常,
價漲量增,

2008年開始之後的美股,價格不斷上漲,但成交量卻是不斷萎縮,
這種漲法,都是漲假的,不是真正的大多頭。

道理非常地簡單,
怎麼可能一個不斷上漲的股市,
參與的人卻是越來越少?
成交的金額卻是越來越少?
更何況美股漲的時間相當久,漲的幅度也相當大,
竟然參與的人是越來越少?連參與的資金也越來越少?
這怎麼可能?
(別傻到相信分析師跟您說的什麼鎖碼,籌碼變少,
這個問題,小綠不回答,留給聰明的讀者們您們自己去想,小綠可以給您們提示,
只要從供給需求鐵律出發,想想看,有沒有股票越漲,量卻越少的可能性。)

美股光是從成交量來看,也可以驗證小綠先前在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
"美股漲最兇,不是因為美國經濟成長最快,而是美股泡沫吹最兇"

美股的漲勢是空虛的,以前的美股上漲,沒有一次比現在這次更空虛,
若說2008~2014的這波多頭上漲,是美股歷史上最空虛的上漲也不為過,

2000以前的美股上漲,成交量增加顯著(見圖3道瓊,圖4 那斯達克),

2003~2008年的美股上漲,成交量也還能保有增加,只是增加幅度趨緩(見圖4 那斯達克),

但在2008~2014年的美股上漲,幅度較前幾波更大,但成交量不但毫無增加,而且還萎縮得非常厲害,
美股的歷史天量是在2007年7月26日的99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兆元),
這是上一波多頭高點時的成交量,

換言之,
美股這一波"多頭",不是也已經持續了7年了嗎?
道瓊指數早就已經創高到不知道衝哪去了,
道瓊指數創高次數已經多到數不清,小綠也懶得數道瓊指數創歷史新高有幾次了,
美股都已經漲成這樣,怎麼會沒有創下任何新天量的紀錄?
怎麼可能美股成交量的紀錄,竟然是上一波多頭時期2007年時所發生的?


更令我吃驚的是,那些鬼扯啦啦隊分析師們,
怎麼會沒有一個人跳出來質疑這樣的多頭是假多頭,
亂扯分析師們還一面倒地說美國是世界經濟領頭羊?

這種情況,我只能說,非常非常的不妙!
市場上的分析師,有太多人只看價,從不管量。
小綠不是這樣,小綠始終認為量比價重要,
一個沒有量的市場,有再多價也沒用!
小綠個人也不太喜歡沒有量的市場。


中國股市很不一樣,不囉唆,
不必廢話,大量先來,股價再開始說話!
光是在低檔起漲區,就先持續不斷爆歷史天量,量先價行,
有了這種攻擊量,有了這種氣勢,有了這種進攻矛頭,
股市漲勢當然比其他股市扎實多了,

陸股光是在起漲區,就已經不斷創下歷史天量,而且還不是創下中國天量,而是不斷地創世界天量,
陸股的成交量,現在已經超越了美國股市,躍居全球之冠。
而且這還是在低檔區所創下的,
這還是在距離2007年上證指數高點6124點的一半左右約3000點時所創下的!

陸股光是在洗盤區,就有這種成交量,攻擊量,
陸股這種市場,是不是比起美股連漲六年,股價不斷創高,但成交量卻持續萎縮,
多頭了7年,但成交量卻遠不如2007年上一波多頭的詭異情況,來得健康得多?

美股的歷史天量(也是先前的世界所有股市歷史天量),是3兆台幣左右,
陸股光是在低檔區,就可以將這個世界所有股市歷史天量紀錄,從3兆直接推升到6.4兆台幣。
陸股光是在低檔區,就已經可以把世界股市歷史天量,推升至原有的一倍以上,




小綠說:
「量先價行,要玩金融投機(或投資),一定要有量!
沒量則沒價,別聽任何分析師講的鬼話,
不管是投資還是投機,一定要有量!

台股問題不在不會漲,在於沒有量。有了量,自然會有價,

美股問題則更大,沒有量還拼命漲!

陸股卻是在低檔區盤整非常久,洗盤洗很深(最高跌幅高達72%),又洗很久(從2007年開始,已經洗了7年),然後再低檔突破,頻爆鉅額天量(創下全世界所有證交所的歷史最大成交量紀錄),
單單就技術分析上來看,還有什麼情況,能比現在的陸股更加值得令人期待?」

低檔區爆歷史天量、洗盤洗很深、洗很久、經濟自由、開放與解除管制,
這些字眼,每一樣,都能讓小綠看了睡不著覺,興奮莫名,
更何況這些條件,是全部一次到位,全部集中在同一個股市上面。

小綠個人,除了黃金以外,再等的,就是中國的大行情了!
小綠很早以前就說過,
中國遲早,會有大行情爆發。

原因,不是別的,就是自由!
只要不斷自由,成長就必然會出現,

小綠相信除了黃金之外,中國的文章,以後小綠也一定會越寫越多。


小綠是看好黃金沒錯,但別期待小綠每篇都寫黃金,很抱歉,
小綠這裡不是"黃金"研討會,小綠這裡是"投資"研討會,既然是投資,當然任何投資標的,都有可能會寫到,
股票、台股、美股、房地產當然會寫,連bitcoin小綠都已經寫過了,更何況是其他標的,


小綠希望多元。
小綠分析投資,不會僅侷限在單一標的。



請特別注意,
在部落格的所有文章,全部皆僅針對中長期投資(三~五年以上,甚至七年以上)。
小綠個人對短期投資之分析,是不會對外公開的,很抱歉!
(小綠已經忙到無法月月寫了,現在可能只會半年寫一篇而已)

短期投資(三~五年以內的投資),時間期限短,資金壓力大,
需要有停損,需要有操作,需要很多額外功夫,需要時時注意市場短期情緒波動,

小綠的分析不見得適用於短期投資(三~五年內),
若要短期投資,請務必審慎評估風險,並自行評估設立停損點。




[參考資料]

陸股創人民幣9149億元(4.57兆元新台幣)天量 冠全球
2014年12月03日 20:14
中央社

大陸股市今天爆出人民幣9149億元(新台幣4.62兆元)的歷史天量,超越美國股市,躍居全球之冠。陸股今天人氣匯集,牛氣沖天,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上漲15.98點,收2779.53點,創40個月來新高,成交量達人民幣5297.77億元。

深圳證券交易所成份股價指數則大漲276.98點,收9643.92點,成交量3850.84億元。滬深兩市總成交量逾人民幣9148億元,超越美國股市史上的成交高峰,成為全球單一國家單日成交金額最大的股票市場。大陸入口網站和訊網報導,美國股市歷史上最大成交量出現在2007年7月26日的99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兆元)。1031203



陸股狂飆創人民幣1.074兆(新台幣5.5兆)天量
2014年12月06日 04:10
本報訊

A股牛市盛宴正式開席,5日儘管上演爆量巨震的戲劇性行情,但收盤滬指不僅翻紅進逼3千點關口,深市亦站穩萬點大關之上,兩市聯手創下1.074兆人民幣(近台幣5.56兆)的新天量。台灣股民搶搭列車,在證交所掛牌的6檔A股ETF(股票指數型基金)交投火爆,成交量也登歷史新高。



陸股再爆人民幣1.26兆天量(約新台幣6.4兆元) 創新高
【中央社╱台北9日電】
2014.12.09 05:51 pm

中國大陸上海和深圳股市今天共成交人民幣1兆2664.94億元(約新台幣6.4兆元)天量,再創新高,其中上海股市就逼近8000億元。陸股在連續5個交易日收紅後,滬深兩市今天震盪劇烈,最終雙雙收跌。

滬深兩市5日才以總成交量1兆741億元(約新台幣5.4兆),創全球股市單日成交新高紀錄,僅僅兩個交易日就又刷新紀錄。新浪財經報導,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滬指)今天低開後震盪走高,午後在券商、煤炭、自貿區、機場航運、鋼鐵等類股帶動下,一度大漲逾2%,最高達3091.32點,逼近3100點關卡,創下49個月新高。

但隨後滬股跳空下跌近200點,劇烈震盪近9%,收跌5.43%,下跌163.99點,創自2009年8月31日(當日下跌6.74%)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深圳證券交易所成份股指數也是開低後衝高下滑,震盪幅度將近10%。創業板低開震盪走低,振幅近5%,上證綜指收報2856.27點,跌163.99點,跌幅5.43%,成交7933.61億元。

深成指收報10116.49點,跌438.08點,跌幅4.15%,成交4731.33億元。【2014/12/09 中央社】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 中國大陸沒有實行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 沒有放鬆銀根和擴大赤字 而是強力推改革
李克強:人口紅利轉為人才紅利
2014年10月12日 10:14
中央社

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日在德國演講表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大陸強力推改革,要讓市場新生力量發展,將「人口紅利」轉為「人才紅利」。

李克強11日在德國漢堡出席中歐論壇漢堡峰會第6屆會議,並發表「樹立互利共贏的新標桿」演講。

李克強表示,經濟發展不是短跑,而是沒有終點的長跑,要有一定的速度,但更重要的是看耐力和後勁。

他表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國大陸沒有實行「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沒有放鬆銀根和擴大赤字,而是強力推改革,在加快行政、財稅、金融、投資等重點領域改革的同時,改革和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實施結構性調控,也就是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進行定向調控。

他說,改革對經濟也是一種刺激,能夠再造微觀基礎,優化宏觀環境,激發巨大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李克強表示,採取改革創新舉措,是要讓市場新生力量站穩腳跟、發展起來,也讓更多的人看到希望、敢於跟進,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

他說,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實現成就事業、精彩人生的夢想,這可以把中國大陸的「人口紅利」轉為「人才紅利」,也可以完善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更好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人的全面發展。1031012




李克強訪德 將簽20餘份協議
2014年10月08日 19:06
康彰榮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008005761-260409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明(9)日展開訪問德、俄、義三國之旅。中國外交部今稱,李克強訪德期間,中德雙方將簽署20餘份政府間合作協議和有分量的商業合同,涉及工業、信息化、能源、科教、農業、衛生、航空航天、節能環保等領域。

德國是歐盟核心大國和歐洲最大經濟體,也是中國在歐最大的貿易、投資和技術合作夥伴。去年中德雙邊貿易額超過1,600億美元,約佔中國與歐盟貿易總額的30%。

外交部副部長王超指出,此行李克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將共同主持第三輪中德政府磋商,雙方共20多位部長或副部長參加。作為兩國層次最高、議題最廣的政府間對話機制。




中韓達成FTA 將創亞洲最大自貿經濟區
【經濟日報╱記者廖玉玲╱即時報導】
2014.11.10 10:39 am

南韓官員今天表示,南韓與中國「實質上」達成自由貿易協定,中韓兩國領導人計畫在北京峰會後簽署自由貿易協議。

韓聯社報導,專家和政府官員表示,中韓達成自由貿易協議(FTA)後,預期有助於大幅拓展兩國之間的經濟發展,同時能創建亞洲最大經濟區。

這將是南韓簽署的第13紙FTA,專家學者表示和中國之間的協議將是規模最大的。

根據最新海關資料,中國目前已是南韓最大貿易夥伴,占南韓去年總出口的26.05%,同期對美出口占南韓總出口的11.09%。

依照中韓FTA提案,兩國同意消除90%產品的關稅,是中國簽署的FTA中規模最大者。

不過韓聯社未引述消息來源報導,中韓FTA不包含白米。【2014/11/10 經濟日報】



中國銀行 啟動法國人民幣清算業務
【經濟日報╱記者杜宗熹╱即時報導】
2014.12.04 11:00 pm

中國銀行自當地時間3日起,在法國巴黎正式啟動人民幣清算銀行服務,此舉不僅有利於大陸和法國間的經貿和投資活動,也標誌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又邁出新的一步。

中新社報導,中國銀行行長陳四清、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法國財政部國庫司司長布魯諾‧貝紮爾、法蘭西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弗朗索瓦‧哈斯、中國駐法國大使館臨時代辦鄧勵等人,都共同出席為「中國銀行巴黎人民幣清算中心」揭牌。

報導說,今年9月15日,第二次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在巴黎舉行。而此次對話的成果之一,即是讓最早進入法國的陸資金融機構中國銀行獲得雙方授權,負責承擔巴黎的人民幣清算業務,這也是繼今年6月中國銀行成為法蘭克福人民幣清算行後,在歐洲大陸再度獲此授權。

法國財政部國庫司司長布魯諾‧貝紮爾說,人民幣國際化是巴黎金融市場中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目標是使巴黎成為歐元區人民幣業務中心。法國也會在巴黎進一步完善人民幣結算的基礎設施,與各方一道增強人民幣在巴黎金融市場中的地位。【2014/12/04 經濟日報】



厲以寧:新常態 不要怕經濟下降
2014年10月22日 04:10
記者葉文義/綜合報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2000931-260301

大陸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新華社)
大陸著名的經濟學家厲以寧近日表示,大陸經濟超高速增長是「非常態」的,是不能持久的。目前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且實際的GDP比公布的要多,大家不要怕經濟下降0.2或0.1個百分點。
厲以寧曾是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博士指導導師,因此被譽為「國師」。他在20日召開的北大金融國際論壇上表示,儘管大陸經濟增長率看不出大的變化,但量在逐年增加。
厲以寧指出,農民蓋房子,在大陸從來是不計入GDP的;農民義務勞動性地興建一些公共設施也不計入GDP,而這兩項在西方都是被統計在GDP內的。他直言「實際的GDP比公布的要多,這個大家心裡要有數,不要怕下降,要有信心。」
厲以寧強調,以前的高增長率除了帶來資源消耗過快、環境受到影響、生態惡化、產能過剩以外,最重要的是,錯過結構調整的最佳時期,這會導致嚴重的後遺症。



冰火對決 李克強安倍都喊改革
稍後再讀
中央社 2014年02月05日 11:34

-區域經濟整合熱潮專題之三(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5日電)日本「安倍經濟學」目標在擺脫通縮,大陸「李克強經濟學」想要「以短痛換長多」。「火」與「冰」的戰略內涵都是對內結構改革、對外開放,挑戰均鉅。

中日兩國經濟都處於轉型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各自祭出不同的戰略。日本過去十幾年來陷於通貨緊縮,大家不願投資可能貶值的東西,造成消費停滯。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亞太所長兼政大日本研究碩士學位學程主任蔡增家撰文說,「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戰略,即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祭出數十兆日圓振興方案的靈活財政政策與促進民間投資成長戰略。

安倍把物價年漲幅(通貨膨脹率)目標定在2%,並透過日本銀行發行建設國債,為市場挹注資金。另一方面,讓日圓貶值,以擴大出口,鼓勵外資投入,啟動大規模公共投資等。

至今為止,安倍前兩支箭似乎頗能激勵日本投資信心。

日圓兌美元匯率去年底貶至5年來低點,有效刺激出口。這使得日股去年12月底站上暌違6年之久的1萬6000點大關,2013年全年上漲超過56%,漲幅冠全球。

安倍去年出席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年底封關儀式,高興的說:「明年也請買安倍經濟學」。

不過,安倍的第三支箭-結構改革,才真的是能否挽救經濟的重頭戲。

安倍想藉由日本加入跨太平洋戰略協定(TPP),以提高民間企業投資意願。

但TPP是高規格的自貿協定,不僅只是調降關稅,也包括服務貿易的自由化和便捷化,在標準、檢疫、智慧財產權、政府採購等方面都需鬆綁,當然也包括以往日本保護甚力的農業。這對日本無疑是極大的挑戰。

相較於安倍經濟學(Abenomics)「火」的戰略,李克強經濟學則祭出「冰」的戰略,企圖讓近幾年高速飆升的大陸經濟降溫,因為瘋狂追逐「GDP」的背後隱藏了巨大的地方債務、火熱房市則面臨泡沫化風險。

「李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三大核心重點在於:不頒布刺激措施、去槓桿化以及結構性改革。這意味著以短痛換取經濟可永續發展的潛力。

大陸2008年為渡過金融危機,祭出人民幣4兆元振興經濟計畫,雖然平穩渡過危機,但大陸各地方政府把「土地財政」運用到極致,甚至強徵民地,買低賣高以獲利,卻留下不少「鬼城」以及龐大的地方債務。

李克強經濟學正是為解決上述遺留下來的危機。大陸2013年6月歷經錢荒、股災、進出口暴跌,官方態度淡定,這被解讀為「李克強經濟學」發威,包括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淘汰落後產能,把GDP「擠掉水分」等。

去年9月底掛牌的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也被視為是李克強經濟學的強力出擊。

上海自貿區預定開放金融、航運、商貿、專業、文化及社會服務等6大領域、18項服務業,對外商投資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採負面表列管理,按內外資一致原則,把外商投資項目由核准制改為備案制。

上海自貿區的設立猶如「二次入世(第二次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這既彰顯大陸積極主動「與國際接軌」的意志,某種程度也可解讀為大陸借力使力,藉由「對外開放『倒逼(逼迫促進)』國內改革」。

產業結構改革與對外開放一向是困難重重的,不僅要面對其他國家要求開放市場的壓力,還得面對國內既得利益團體、可能受損產業的反彈。

安倍經濟學與李克強經濟學,「火」與「冰」的戰略,究竟誰有辦法克服阻力而達陣,還待進一步觀察。1030205



「滬港通」邁出第一步
2014/11/18
http://zh.cn.nikkei.com/china/cfinancial/11904-20141118.html/?n_cid=NKCHA014
日經中文網

      中國又邁出了開放證券市場和人民幣國際化的一步。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11月17日開始股票的相互交易。外國人首次可以通過香港自由購買按人民幣結算的上證股票。來自香港的首日投資額達到了每日上限值的130億元。

 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右)和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在滬港通的開通儀式上
       為穩定市場,中國政府一直原則上禁止外國人用人民幣買賣證券。外國人只有從中國政府那裏取得了名為「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資格才能投資按人民幣結算的上證股市。但從11月17日起,包括個人在內,任何人都可以通過香港進行投資。

       由於擔心外國人的投機性買賣造成市場大幅波動,中國政府對來自香港的投資額設定了上限。每日最高130億元,總額3000億元。按照訂單的先後順序,達到上限後,投資者就不能再進行交易。

      在上海證券市場,11月17日下午2點前來自香港的投資額達到上限,香港交易所停止受理投資者的訂單。預計18日以後來自香港的資金流入仍將持續,有可能在幾個月內就達到3000億元的投資額上限。

       另一方面,11月17日從大陸向香港的投資額只有17億6800萬元,約為每日上限額(105億元)的17%。

       上證綜合指數在17日盤中曾一度創下3年來的最高點。市場普遍認為「在外國投資者看來,中國的藍籌股仍比海外股票便宜」(野村國際的中國股票研究部主管齊鳴鏑),對外國人購買的期望值很高。上證指數多年來一直在2007年歷史最高點的約三分之一水平徘徊。

       民營企業和創業版企業較多的深圳證券交易所是否會加入成為今後的焦點。香港證券交易所首席執行官(CEO)李小加表示:「深圳證券交易所加入的可能性非常大」。

       按照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的數據,截至10月底,上海和香港股市加起來的市值總額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紐約和美國納斯達克。如加上深圳,規模位居世界第二,華人圈內將誕生世界屈指可數的證券市場。

(土居倫之 上海報導)



歐洲央行和中國人民銀行建立換匯額度
【經濟日報╱記者簡國帆╱即時報導】
2013.10.10 05:48 pm

歐洲央行(ECB)10日宣布,同意和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建立雙邊換匯額度,有效期限為三年,人民幣轉換為歐元的最高額度是人民幣3,500 億元(570億美元),歐元轉換為人民幣的最高額度則是450 億歐元。

在歐元區和中國的雙邊貿易與投資迅速成長之際,這項換匯安排將使業者更容易在歐元區取得貿易融資,也提升人民幣的國際使用率。ECB表示,這項換匯協議將作為流動性的支援機制,確保歐元區銀行能持續提供人民幣。

英國央行是率先和中國建立換匯機制的歐洲國家央行,6月時和中國建立人民幣2,000億元與200億英鎊的額度。中國已和澳洲、南韓及馬來西亞等國簽署類似協議。【2013/10/10 經濟日報】

全文網址: 歐洲央行和中國人民銀行建立換匯額度 | 財經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6/8216736.shtml#ixzz2hJRbTRle
Power By udn.com



中國向俄羅斯「雪中送炭」
http://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11415-20141015.html/?n_cid=NKCHA014
2014/10/15
日經中文網

  中國正在擴大與俄羅斯的經濟合作。兩國中央銀行簽訂了在金融市場遇到緊急情況時互換本國貨幣的「貨幣互換協議」。此外還將在鐵路、IT和能源等領域推動投資和技術合作。各項經濟合作均能為俄羅斯帶來眾多益處,由中國來支撐因歐美制裁而陷入困境的俄羅斯經濟的格局正日趨鮮明。

中國總理李克強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再舉行會談前握手

  「對俄羅斯來?中國實際上是最大投資國」,俄羅斯總統普丁10月14日與到訪莫斯科的中國總理李克強舉行了會談,普丁如此大力讚賞中國,並期待兩國的經濟關係變得愈加緊密。

  中國商務部公佈的數據顯示,1~8月中國的對俄投資額猛增至上年同期的1.7倍。由於中國政府正在推進「走出去」戰略,力爭進軍遠東和中亞地區的中國企業正在積極實施對俄投資。當前,圍繞烏克蘭問題,歐美啟動了對俄制裁。受此影響,俄羅斯貨幣盧布貶值至歷史最低位,俄羅斯經濟正在迅速惡化。因此,中國將以經濟合作的形式從側面加強對俄羅斯的支持。

  此次李克強訪俄達成了一系列經濟合作協議,其中就包括貨幣互換協議這一重要協議。該協議為期3年,規模為1500億元。由於歐美加強對俄制裁,俄羅斯的銀行和能源企業的融資環境出現惡化。在此背景下中國將憑藉充裕的外匯資金來支持俄羅斯。中俄首腦還就在能源和IT等領域加強經濟合作達成了共識。雙方5月簽署了總額達4000億美元的俄羅斯對華天然氣供給協議,將加速管道的共同鋪設。而在俄羅斯普及速度緩慢的新一代移動電話方面,中國的華為技術將提供技術合作,促使俄羅斯引進基礎設施和終端。

  所有經濟合作的特點都是中國在技術和資金層面支持俄羅斯。圍繞烏克蘭危機,歐美啟動對俄制裁,限制企業從俄羅斯進口資源或向俄羅斯出口技術,俄羅斯經濟持續惡化。從此次中國的對俄外交似乎可以看出,中國希望通過鉅額的經濟協議來構建「新的對抗軸心」以對抗歐美。

  (阿部哲也 北京)



俄羅斯向人民幣靠近
2014/08/26
http://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efinance/10760-20140826.html
日經中文網

      香港的金融管理局(相當於央行)從7月份開始多次實施了拋售港幣、買入美元的匯率干預措施。其原因之一是俄羅斯資金為躲避制裁而流入香港,導致港元升值壓力出現增強。

      香港成為俄羅斯「避風港」

      俄羅斯的大型移動運營商Megaphone宣佈將把以美元和歐元持有的手頭資金的40%兌換成港幣。俄羅斯最大的有色金屬廠商諾里爾斯克鎳公司 (Norilsk Nickel)等也開始將美元現金儲備兌換為港幣。

      這反映出對俄羅斯企業來?,香港似乎是理想的資金「避風港」。香港採用港幣與美元匯率掛鉤的「聯絡匯率制度」,因此持有港幣與持有美元價值等同。另外,由於香港處於中國的主權管理下,所以即使美國加強制裁措施也能避免資?被凍結。

      俄羅斯經濟一直嚴重依賴基礎貨幣美元。俄羅斯以資源為中心的出口和結算多以美元計價。在烏克蘭問題上,美國放棄採取軍事對抗舉措,而是通過金融制裁的戰略來迫使俄羅斯妥協,該方法曾在對伊朗以及朝鮮問題上取得過效果。

      俄羅斯大型石油企業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和國有銀行因成為制裁的對象,在歐美市場上的融資受到限制,俄羅斯的防衛?業也越來越難以使用美元結算。俄羅斯民營銀行阿爾法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娜塔莉亞·奧洛娃(Nataliya Orlova)指出「不僅是與受制裁企業的交易,歐美金融機構與整個俄羅斯的交易都變得愈發謹慎」。

      在俄羅斯與歐美的對立不斷升級的背景下,為避免資?被凍結以及美元結算陷入停滯,俄羅斯企業開始採取臨時防禦性措施。主要企業在5月份之後簽訂的進出口合同中加入了這樣一條,「必要情況下可以使用人民幣等亞洲貨幣進行支付」。

      據俄羅斯政府相關人士表示「由於美國將歐洲拉入制裁隊伍,向亞洲金融靠攏不可避免」。據悉,俄羅斯還考慮從中國籌措資金,並摸索與美國影響力較弱、與中國大陸關係良好的國家和地區開展金融合作,比如?香港和馬來西亞。

      據阿爾法銀行調查,俄羅斯企業的對外債務達到約6500億美元規模,其中有3100億美元屬於國有銀行和國有企業,有800億美元將在2015年之前迎來償還期限。俄羅斯的外匯儲備約為4700億美元,儘管當前俄羅斯央行對企業的資金週轉提供支持,但是為了應對制裁走向長期化,「去美元化」的動向已開始出現。

      據俄羅斯當地報紙報導稱,諾里爾斯克鎳公司和石油廠商Gazprom Neft正在就將對華出口從美元結算改為人民幣結算進行談判。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也已開始討論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公司債。

      俄羅斯一直對被納入人民幣經濟圈充滿警惕。但是今年5月俄羅斯總統普丁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腦會談中,達成了俄羅斯天然氣對華出口的世紀大單。而在此之前,在資源等領域,俄羅斯對接受中國的投融資曾持謹慎態度。

      中方還提議在俄羅斯遠東地區設立人民幣與盧布的交易中心,不過俄羅斯並未立即答應。這是因為俄羅斯擔心在國境接壤的遠東地區人民幣的影響力出現增強。

      能依賴的只有中國

      面對歐美的制裁,俄羅斯的選項變得十分有限。俄羅斯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將堅決抵抗來自美國的壓力,擺脫對美元的依賴成為最大的課題」。在資金層面俄羅斯能夠依賴的只有中國。「儘管對依賴中國感到不安,但是眼下中俄關係不存在問題」。

      中國正在推進各國貨幣與人民幣的直接交易和人民幣計價貿易。此外還著手設立以中國為主導的國際金融機構,顯示出挑戰以美元為核心的世界金融秩序的姿態。

      在美元和黃金的價值聯動的金本位制崩潰後,美元仍一直保持著基礎貨幣的地位,這是因為全球的能源貿易以美元計價。各國以美元資?來積累外匯儲備以備不時之需,這填補了美國的逆差。

      如果全球的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出口國中俄之間的交易從美元計價變為人民幣,美元的基礎貨幣地位又將走向何方呢?美國的制裁使俄羅斯向中國靠攏,而最終的受益者或許是中國。

      (古川英治、粟井康夫)




人民幣國際貿易結算將超4萬億元
2013/8/16
http://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investtrade/6300-20130816.html/?n_cid=NKCHA014
日經中文網

      使用中國貨幣人民幣進行的國際貿易結算正急劇增多。在中國的國際貿易總額中,人民幣結算所佔比重在2013年將超過20%,預計全年將突破4萬億元大關。 除了日本企業開始使用人民幣結算外,人民幣結算還擴大到東南亞和非洲。雖然人民幣的交易仍存在諸多限制,但中國政府正在逐步放寬限制,以龐大的經濟規模巨 大為背景,估計「人民幣貿易圈」將日益擴大。

      07年之後,中國超越美國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國。對華出口占日本出口總額的近2成,相比使用美元進行結算,使用人民幣結算更有助於削減兌換手續費和降低匯率波動風險。為了保持匯率行情的穩定,中國當局對人民幣交易進行限制,但是為了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目前正在逐步放寬限制。貿易結算方面也從09年7月開始試啟動人民幣結算,並逐步擴大適用範圍。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人民幣結算急劇增加,2012年人民幣結算在中國貿易中所佔比重比上一年增加了 41%,增至2萬9400億元,而今年1~6月就超過了2萬億元,預計全年將突破4萬億元大關。

       美元和歐元結算佔中國貿易額的一半以上,人民幣結算的佔比在2013年1~6月上升至17%。日本從80年代開始便一直提倡日元的國際化,但日元結算在出口、進口的佔比分別僅為35.6%和20.6%。相比日本,中國在短時間內便提高了人民幣結算的比重。

       在以人民幣計價的結算中,香港企業與中國大陸企業的貿易結算佔80%,不過現在也開始向中華圈以外的貿易擴展。日本對亞洲出口中,人民幣結算所佔比重為 0.8%,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中國政府去年夏季開始面向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的企業推出了簡化匯款等事務手續的優惠政策,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開始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汽車火花塞生產商日本特殊陶業的上海法人繼使用人民幣與總公司進行資金結算後,又開始使用人民幣結算從泰國採購零部件。柯尼卡美能達的上海法人從總公司來的款項也美元改成了人民幣。

馮婉眉:人民幣5年進入三大貿易貨幣
人民幣國際化瞄向非洲

       充當著日本企業結算窗口的日本的銀行的人民幣交易也開始增多。三菱東京UFJ銀行2012年人民幣結算的交易額和件數均增至上一年的2.6倍。三井住友銀行4~6月的人民幣結算件數也增至上一年同期的5倍。

         在東南亞,人民幣甚至被作為國內貨幣使用。在老撾北部,日用品和電氣化產品從中國出口到老撾,而交易貨幣卻是人民幣。在柬埔寨,以人民幣計價的存款非常流 行,其原因是本國貨幣的可信度較低。在中國強化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非洲,人民幣的使用範圍也在不斷擴大。毛裏求斯的一家大建築商將支付中國產機械和建材的 貨幣由美元改為人民幣。另外,在毛裏求斯40%以上的ATM機都可以使用中國的「銀聯卡」。

        不過,貿易以外的金融交易方面則很少使用人民幣。中國政府重視經濟的穩定發展,目前仍對國內外的資金流動設置上限,並設置批准許可等限制。如果不能自由的進行證券投資等,人民幣的利用便不會大幅擴大。丸紅經濟研究所的高級經濟學家鈴木貴元指出:「中國計劃逐漸將人民幣打造為亞洲的國際貨幣,爭取將人民幣培育僅次於(基準貨幣)美元和歐元、類似于日元和英鎊的地區國際貨幣」。

(土居倫之 上海報導)



李克強來 俄中簽本幣互換協定
【中央社╱台北14日電】
2014.10.14 12:12 pm

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俄之際,大陸央行與俄羅斯央行13日簽署1500億人民幣與8150億盧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定,為期3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13日在官網發布上述新聞稿。

人行指出,此舉旨在便利雙邊貿易及直接投資,促進兩國經濟發展。中國大陸屬外匯管制國家,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但透過人行與其他國家簽署貨幣互換協定,有助提升人民幣在境外的國際接受程度,有利人民幣推動國際化。

人行近幾年已和許多國家的央行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定,規模較大者包括與瑞士央行(人民幣1500億元)、歐洲央行(人民幣3500億元)、英國央行(人民幣2000億元)、巴西央行(人民幣1900億元)。還有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人民幣3000億元)、澳洲央行(人民幣2000億元)、香港金融管理局(人民幣4000億元)、南韓央行(人民幣3600億元)。【2014/10/14 中央社】




本部落格任何文章與討論皆非投資建議 純為個人分析與分享 未來之財務預測皆隱含高度之不確定性 請讀者務必自行審慎評估風險 盈虧自負



看完後,若對您有一點點幫助,幫小綠按個讚,讓小綠知道吧!感謝您!





2014年7月8日 星期二

瘋狂投資界 真理在哪裡? Where is the truth in this multibubble economy?


瘋狂投資界 真理在哪裡


主流經濟學家,投資界,財金媒體等狂飲的喝酒集團,相信我們正在復甦,
他們每一季都能掰出新的理由來解釋,復甦不如遇期,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2014年第一季時,他們說,經濟衰退是因為"嚴寒",
他們表示,第一季是因為嚴寒,所以經濟復甦不如遇期,

您們要將您們的目光放在經濟實質,別急著先將目光放在股價或房價上。
您們將您們的目光放在經濟上,很容易會發現經濟一點也沒有好轉,

但若您們先將目光放在股價或房價上,您們當然會加入喝酒的行列,
您們當然會從股價看到,自己憑空想像出來驚人的經濟"成長",
您們當然會從房價看到,不知到哪裡冒出來的,不可思議的經濟"復甦",

您們先看股價,先看房價,會被不斷膨脹的泡沫給欺騙,
不斷膨脹的泡沫是不可能對經濟有益,
別再相信凱因斯經濟學家們講的鬼話,某種東西不斷用更多鈔票堆上去,不會創造財富,
只會讓已經很不合理的價格,推向更高點,使得資源被扭曲的更厲害,經濟基本面與價格脫離得更厲害!

您們要學著將目光先放在經濟,再來評估股價,房價是否合理。
而非以股價、房價回過頭來推導經濟。

您們若跟華爾街喝酒集團一起先看股價,房價,再來看其他數據,
您們會得到結論,美國第一季GDP大幅衰退2.9%,這數據是背離經濟實質,是和經濟現況明顯不一致的。

但您們若先看普羅大眾的生活,
您們若先看經濟體有沒有實質產業投資,還是只是拿更多鈔票去堆股票,房地產
您們若先看經濟體有沒有技術創新,有沒有生產力提升,
老百姓生活壓力有沒有減輕,
您們若先看企業有沒有辦法抑減成本,還是成本快速上升,
您們若先看貧富差距的有沒有縮小,還是快速擴大,
您們會得到結論,美國第一季GDP大幅衰退2.9%,完全符合經濟實質,和經濟現況相當一致。

美國第一季GDP大幅衰退2.9%,和經濟實質非常一致,
是股價、房價自己背離經濟基本面,獨自懸空不斷往上衝,
是股價、房價自己單獨在稀薄高空中更加泡沫下去,不是嗎?


接下來,下面會有很多數據來表明,是股價、房價自己背離經濟基本面,獨自懸空不斷往上衝。



來到2014年第二季,喝酒集團已經沒有什麼藉口可用了,他們只好拿表面的無意義數據,只談表面,不談細節,來掩蓋住不斷惡化的經濟實質。

第二季,喝酒集團們改口以就業人口增加,超過預期來表示,復甦已經發生。
比方說,表面上來看,美國6月非農就業人口新增28.8萬人,優於預期。

但是實際上的情況是,6月份非農就業人口新增28.8萬人是怎麼來的。它是美國整個經濟體裁員了52.3萬正職工作,加上新增了79.9萬人打工工作,相加起來再經過調整,淨增加了28.8萬人,然後美國勞工局與所有喝酒集團直接跳過52.3萬,看到28.8萬,大吹大擂說,看吧,這是復甦的象徵。

是嗎?不是吧!還記得小綠在去年(2013年)8月份的文章
美國經濟復甦全是虛假 企業不是新增工作 而是"分拆"工作 官方失業率計算嚴重脫離真實世界 小綠的真實失業率(在職-適齡工作人口比率)
http://smallgreentea.blogspot.com/2013/08/recovery-in-us-is-all-propaganda.html
中曾經提到過,

美國的公司,很流行一種"創造"工作法,裁員一個正職員工,將原有的工時,重新聘僱2~3個領時薪的打工員工。

就工作機會淨效果來看,工作機會減少一個,增加三個。是故,這樣子的工作機會分拆,就工作機會來看,等於是額外創造了2個工作機會。但這三個人的總工時,和原來只有一個人的總工時,是一樣的。


請問,這樣能算是"新增"工作嗎?這樣能算是"創造"工作嗎?

我們可以把一個工作拆解成三個工作,交給三個人去做,
然後自己騙自己說,我們又額外創造了兩個工作機會嗎?

美國在2014年6月,又在搞分拆工作,裁員了52.3萬個正職工作,合理推估,以每個正職用2~3個打工者取代,那麼會分拆這52.3萬個正職工作變成了52.3萬 x 2 = 104.6 ~ 156.9萬個打工工作。若就業市場減少了52.3萬個正職,哪麼,先別提什麼工作機會增加,光是工作機會要勉強打平,就至少要增加打工機會104.6萬個。

但實際上就業市場僅僅新增了79.9萬個打工工作,明顯少於104.6萬個。明顯是正職工作大減,分拆後的打工工作機會也大減,更談不上任何新增工作。結果,華爾街喝酒集團、財金媒體說,"美就業意外大增28.8萬" ,"美國6月非農就業人口新增28.8萬人,優於預期"。

什麼東西?什麼優於預期?到底是哪理優於預期?大量裁員正職,將一個工作分拆給2~3個人做,但是連分拆出2~3個工作機會都沒有,明明就是就業一團糟,正職大量萎縮,打工機會也沒彌補上來。怎麼會是就業人口增加,超過預期?

圖1 美2014年6月正職減少52.3萬 打工增加79.9萬


圖2  美2014年6月明明就減少的正職連分拆給打工都不夠 媒體卻說是工作機會意外大增

藍色棒子是減少的正職人數,紅色棒子是新增的打工工作。明明就減少的正職連分拆給打工都不夠,媒體卻說是工作機會"意外大增"




2.第二季根本沒有消費"復甦"
小綠在今年(2014年)2月
"經濟停止"復甦" 消費不振的原因 不是天氣 經濟停止復甦 是因為這個復甦也是泡沫 我們的泡沫復甦全靠QE維持 沒QE 就沒泡沫"復甦"了"一文中,
http://smallgreentea.blogspot.com/2014/02/qe-qe-real-reason-that-recovery-halted.html

小綠曾寫到,
再怎麼嚴寒,總有放晴的一天,
等到天氣放晴的時候,大家將會發現,
怎麼會天氣都已經放晴了,但是消費等經濟數字照樣沒有好轉,
大家那時才會回想到,
這些華爾街的亂扯分析師們,他們這些股票啦啦隊,房地產啦啦隊的亂扯,有多麼離譜。

美GDP,消費占了68%,以及每5個工作,就有4個是服務消費相關的工作。眾喝酒集團,酒鬼集團說今年第二季GDP會來個4%以上成長的大幅反彈,這樣才能抵銷第一季衰退了2.9%的驚人負GDP。

結果,第二季消費,當然沒有復甦。
見圖3最右邊兩根棒子,即為美國第二季的4月,5月份個人消費支出。

圖3 哪來的第二季消費復甦?

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14-06-26/please-help-us-find-q2-spending-surge


美4月個人支出下滑0.1%(後修正為0.0%),分析師原預期會增加0.2%。
5月個人支出只成長了0.2%。分析師原預期會增加0.4%。

第二季,消費也沒有成長。喝酒集團說的什麼第二季會從"寒冬"中強勁反彈,
結果反彈了0.0%以及0.2%,這是哪一門子的強勁?
不到0.5%的反彈,這不是從"寒冬"中的反彈,
這是第一季經濟大幅衰退後,本來就會有的正常反彈。
第一季經濟大幅衰退,跟"寒冬"一點關係也沒有。
若是"寒冬"造成的經濟大幅衰退,消費怎會只有反彈0.2%?

第2季當中的3個月,有兩個月不但沒有大幅反彈,還遠低於預期。2014年1月~6月當中的6個月,有4個月個人消費不如遇期,1月~3月時的"嚴寒",3個月中當中有兩個月消費不如遇期。4月~6月時已經溫暖了,3個月當中照樣有兩個月消費不如遇期。

第一季很"嚴寒",當中2個月不如遇期。第二季不嚴寒,照樣也是當中2個月不如遇期。可見得,第一季GDP和經濟實質非常一致,第一季也和第二季非常一致,第一季根本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若第二季沒有強勁復甦,正好確認了第一季的衰退,不是"嚴寒"的問題。
上一篇小綠的文章提過,第二季若沒有大幅度的消費成長,
就能夠證明,第一季消費不振,不是嚴寒造成的,我們的經濟體實質面根本就是泡沫重重,喝酒麻醉。

現在,第二季沒有大幅反彈,已經清楚證明了這件事。

喝酒集團們說,第一季經濟衰退沒關係,因為這只是"嚴寒"造成的,等到嚴寒退去就沒問題了。結果第二季的種種數字表明,第一季的經濟大幅衰退,和"嚴寒"根本一點關係也沒有。但他們很健忘,只能假裝第一季從來不曾說過什麼嚴寒這些瞎扯。


3.只剩下豪宅自己在熱賣,自己在獨漲的房地產市場

今年首季各月美國成屋銷售均呈萎縮。而美國4月、5月成屋銷售,表面上看起來,連續2個月擴大,透露出美國房市景氣增溫。根據美國全國不動產經紀商協會(NAR),美國5月成屋銷售經季節調整後年率為489萬戶,高於經濟學家預測的475萬戶,也較前月增長4.9%。至於4月成屋銷售年率,則獲上修至466萬戶,月增1.5%。

表面上看起來,圖形長這樣,看起來還真不錯!
圖4 美成屋總銷量變化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4001220-260203


但實際上是,僅剩下有錢人還在瘋豪宅,豪宅不斷"復甦",其他種類的房產,毫無復甦可言。

美國4月成屋銷售,總價超過100萬美元的房產銷售量年增率最高,達5.2%。總價越低,銷售量年增率越少。最低價的兩個房產種類,銷售量甚至萎縮達12%。

這是一個僅剩下豪宅自己熱的房地產市場!

美國4月房產種類與銷量年增率
房產種類
銷售量年增率
總價100萬美元以上者
5.2%
總價75~100萬美元者
2.4%
總價50~75萬美元者
0.3%
總價25~50萬美元者
0.2%
總價10~25萬美元者
(5.1%)
總價0~10萬美元者
(12%)





圖5 美2014年4月房產種類與銷量年增率

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14-06-23/guess-who-propping-us-housing-market

光看表面,5月總量成長率比四月份還要耀眼,其實骨子裡,5月"只剩豪宅自己漲"的問題比四月份還要更加嚴重。


美2014年5月房產種類與銷量年增率

房產種類
銷售量年增率
總價100萬美元以上者
4.0%
總價75~100萬美元者
(1.7%)
總價50~75萬美元者
(1.7%)
總價25~50萬美元者
(2.5%)
總價10~25萬美元者
(6.6%)
總價0~10萬美元者
(14.5%)




圖6美2014年5月房產種類與銷量年增率

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14-06-23/guess-who-propping-us-housing-market
紅色是最貴的豪宅,僅剩下最貴的豪宅自己銷量在成長而已,其他都是衰退。而且越便宜,衰退幅度越大


4月時,比較貴的4個價格帶之房產銷量都還在增加,只有2個比較便宜價格帶的房產銷量下跌。

5月則是,全部價格帶的房產銷量都在跌,只剩下最貴價格帶的房產自己熱賣。而且越便宜的房產,銷售量下跌越多。這也可以合理解釋為什麼美國首購族群目前已經降至歷史最低點27%,根本沒有首購族在買房子的原因,因為房產"復甦"通通都是泡沫!真正想買房子的人,真正最需要房子的人,沒人在買房,銷量跌最兇!

會賣的都是最貴豪宅,其他價格帶的銷量則都下跌。
房產有成交量的地方越來越少,僅剩下豪宅自己有量的房地產,能夠維持多久?

4.上一次股票市場發生這樣的情況之後沒多久 嚴重問題就發生了

2014年上半年,美國企業股權合併購買(M&A)總額來到1.77兆美元。光是2014年第二季,企業股權購買總額就超過1兆。上一次美國企業股權購買超過1兆的時候,即是金融危機發生前的2007年第二季。

企業拿著鈔票,大買自家股票,虛假地推高了自家盈餘,於是虛假推高自家公司股價,再拿著自家股票去購買別人公司。眾公司利用此創造市場話題,吹噓未來遠景,競相高價購併其他公司。於是公司們競相虛假推高彼此的股價。

不可否認,股票市場從價格上看,的確是驚人"復甦"。但這不是立基於真實的經濟基本面。這純粹是立基於企業不斷借貸去股票回購。企業大舉借貸,購買庫藏股,註銷流通在外股數,將問題全部藏在資產負債表的負債欄位上,但是僅從損益表來看,從每股盈餘(EPS)來看,就會出現虛假成長。然後再利用這種虛假成長之後,市場給予的高市值估價,開始大舉購買其他公司。

企業喝酒灌醉自己,也不斷去灌別人。每個人都喝得好醉好醉。若能夠不要醒來,該有多好,但是世界上沒有這麼好的事,沒有宿醉的人可以不用醒來,沒有酒鬼可以不用頭痛的。酒鬼喝酒之後,頭就是一定會很痛!


5. 2014年美國第一季GDP大幅衰退2.9%

2014年美國第一季GDP大幅衰退2.9%,這是30年來,第四壞的數字。30年來,總共有120個季度,但卻有116季度都比2014年美國第一季好,只有3個季度比它差,怎麼可能會這樣?

美國不是正在"復甦"嗎?怎麼會復甦到一半,突然冒出一個30年來GDP第四壞的數據?請問去年是美國30年來第四冷的冬天嗎?不是吧?

您們知道嗎?從國內所得毛額GDI來看,1948年以後到現在,50年以來的統計表明,每一次的國內所得毛額GDI,來到今天這樣的幅度,最後,都陷入經濟大衰退當中。(請見圖7)

圖7每一次的國內所得毛額GDI如同今天 最後都陷入經濟大衰退

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14-06-26/has-never-happened-without-us-falling-recession

6.黃金白銀很有可能已經築底完成,準備發動突襲,
原因有以下:
(1)金礦類股領導黃金漲勢,這是黃金即將突破的明顯訊號。
在整個黃金白銀拉回當中,黃金相關標的中,最弱勢的就屬金礦類股,從最弱勢者已經開始最強勢,很明顯,賣壓已近尾聲,已無浮額。市場明明就還在一片悲觀聲中,金礦類股卻已經開始攻擊。

(2)白金準備突破
貴金屬中的白金,已經準備突破整理區間。伺機突破。

(3)白銀領導黃金漲勢
在黃金的漲勢之中,白銀總是漲幅領先黃金,現在同樣的事情,又上演了。

(4)更可怕的是,鈀金已經悄悄創下13年新高
貴金屬中除了黃金、白銀的另外兩個兄弟。白金是準備突破盤整區,鈀金更是早已創下了2001年以來的新高。鈀金遲早會突破2001年的歷史最高點1090。

這些都已經預示了黃金白銀兩年多的整裡洗盤期,結束日可能已經不遠了。

圖8 鈀金已經創下13年高點 直指歷史新高

由同是貴金屬的白金準備突破,鈀金甚至還創新高價來看,黃金白銀結束拉回洗盤,向上突破之日可能已不遠。


[參考資料]
1.This Has Never Happened Without The US Falling Into Recession
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14-06-26/has-never-happened-without-us-falling-recession

2. Please Help Us Find The Q2 "Spending Surge"
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14-06-26/please-help-us-find-q2-spending-surge

3. Guess Who Is Propping Up The US Housing Market
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14-06-23/guess-who-propping-us-housing-market

4. 美5月成屋銷售 躍升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4001220-260203

5.June Full-Time Jobs Plunge By Over Half A Million, Part-Time Jobs Surge By 800K, Most Since 1993
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14-07-03/june-full-time-jobs-plunge-over-half-million-part-time-jobs-surge-800k-most-1993

6.美就業意外大增28.8萬 失業率降到6.1%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8781770.shtml
【經濟日報╱記者湯淑君╱即時報導】
2014.07.03 09:36 pm

美國6月非農就業人口新增28.8萬人,優於預期,且失業率從前月的6.3%降到6.1%,是近六年來的低點,凸顯美國就業市場持續好轉,有助於提振經濟。

彭博訪調經濟學家先前平均預估,6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1.5萬人、失業率持平在6.3%。

【中央社/台北3日電】

彭博報導,美國6月非農業就業人數超過預期,失業率降至近六年來低點6.1%,凸顯美國就業市場一片光明將有助拉抬經濟成長。

美國勞工部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就業人口廣泛增加28.8萬人,5月經修正後增加22.4萬人,超過初估值。彭博訪調的經濟師預估中值為新增21.5萬人。6月失業率寫下2008年9月來最低水準,長期失業人數降至310萬人,顯示求職更為順利。

美國第1季成長萎縮後,如今已回神,促使福特汽車(Ford Motor Co. US-F) 等企業召募新血,為薪資調漲鋪路,而薪資調漲將刺激消費支出。

更多的就業機會將促使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繼續按步就班的逐漸減碼貨幣刺激政策。

傑富瑞公司(Jefferies LLC)駐紐約首席金融經濟學家麥卡錫(Ward McCarthy)在報告出爐前指出:「就業市場第2季加速成長。你真的必須看看第1季之後的數據,真的很讚。即使是房市也出現好轉。」

彭博訪調的94位經濟師估值在增加14.5萬到29萬人不等。5月就業人數初值增長21.7萬人。經濟師對失業率的預期中值為持平於6.3%。勞工部還公布另一份報告顯示,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變化不大,顯示企業主限制裁員。(譯者:中央社趙蔚蘭)【2014/07/03 經濟日報】


本部落格任何文章與討論皆非投資建議 純為個人分析與分享 未來之財務預測皆隱含高度之不確定性 請讀者務必自行審慎評估風險 盈虧自負



看完後,若對您有一點點幫助,幫小綠按個讚,讓小綠知道吧!感謝您!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