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單從黃金的價格,很多時候看不出黃金和其他類型資產的相對關係。這次我要從債券與巴菲特的相對關係,來給大家更多黃金與商品原物料趨勢上即將要突破之理由。此篇分析首先由債券天王葛洛斯的Pimco總回報債券基金說起,再來則是股神巴菲特,為什麼從債券的角度看,黃金很明顯地已經要突破了,與股神巴菲特為什麼這麼討厭黃金,最後會在資產平衡的新觀念上收尾!
首先,我們從債券天王葛洛斯看起,
葛洛斯的Pimco總回報債券基金,是世界上最大的共同基金,是世界債券型基金的代表。從黃金和債券天王葛洛斯的相對強度走勢,可以看到從去年(2011年)到現在,發生了一個五波段的黃金對總回報債券基金下挫。一樣類似的走勢,在2008年也發生過。而且一樣有趣的是,在走勢的第五波中,2008年和2011年這兩次,在MACD上都一樣發生多頭背離。從債券的角度來看,黃金即將要突破這個趨勢可是異常明顯!
葛洛斯在數週前說,"股票市場已死!",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但可惜他話沒說完,他漏說了更重要的部分,我幫他補上,那就是"債券市場即將死得比股票還慘,特別是美國國債!"。
另外一位天王,股神巴菲特,他這麼討厭黃金,為什麼呢?各位請看下圖便知。
葛洛斯在數週前說,"股票市場已死!",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但可惜他話沒說完,他漏說了更重要的部分,我幫他補上,那就是"債券市場即將死得比股票還慘,特別是美國國債!"。
另外一位天王,股神巴菲特,他這麼討厭黃金,為什麼呢?各位請看下圖便知。
各位可以從黃金和波克夏哈薩威(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的相對走勢中看到,波克夏哈薩威公司這十年來,相對於黃金,波克夏哈薩威一直不斷在下跌。這十年來已經跌掉了73%以上。股神竟然被他所鄙視的黃金給輕鬆打敗,而且這十年來黃金投資者什麼事都不必做,就可以擁有比股神好上數倍的績效,股神當然不會跟您說實話(他向來也很少說實話)。股神績效竟然會遠遠輸給黃金?是股神不行了嗎?當然不是,真實原因是,是股票市場整個都出問題了,就如同債券天王葛洛斯所說的一樣。(相對於股神巴菲特,葛洛斯說的話可信度就高多了,即便他話沒說完,但至少他說的都是實話)
資產配置要怎麼平衡最好
傳統的投資學上,都是以股票和債券平衡做資產配置為主。這種理論的根據,主要著眼於景氣與利率的關係。一般來說,景氣逐漸轉差時,利率會逐漸降低,此時投資債券有利可圖(債券領固定利息,當市場利率不斷降低,等於是債券的現值不斷提高)。當景氣開始轉好,利率會逐漸升高,此時可以承受更高風險,這時就要轉而離開債券去投資股票。聽起來很完美,景氣變好時買股票,景氣變差買債券,股票和債券搭配的非常緊密,只要股票和債券就可以完美降低風險,並可追求更高的報酬。
這樣的資產配置觀念,就是基金公司主推的方向,也是理專們最推崇的策略,也可說是資產配置觀念的主流,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是靠這在吃飯的。我必須要這麼說,在正常的情況下,這種資產配置法,的確可以成功。但在某一種情況下,這種資產配置法卻竟然會失靈無效!什麼情況? 那就是經濟逐漸轉差+政府又大寬鬆印鈔時。很不幸地,此種股債平衡會失靈的情形,恰恰好就是現在,在現在這種情況下,股票和債券的平衡會同時發生嚴重虧損。基金投資這時效果不會太理想,因為基金主打的不是股票就是債券。
在經濟不斷轉差時,股票不行,所以我們避往債券去。但是,此時政府又印鈔大寬鬆,於是遲早債券也會被通貨膨脹給壓垮,進而殖利率開始往上狂飆,變成股債皆大賠的情況。比方說歐債,歐洲經濟不好,所以股票不行,但歐洲債券會好嗎?歐洲債券更慘!使用股債平衡的人,股票不行,所以躲向債券,結果債券更是另外一場大災難。無怪乎葛洛斯的債券基金績效越來越差!
投資學課本上面寫的,股債平衡是理想的策略,現實運用上來說,一點都行不通!怎麼會這樣呢?因為,寫投資學課本的那些人,沒有思考過一件事情,我們的利率,不是市場自由決定的,是政府用人為手段去壓低的,所以當利率被人為壓低到零,並不代表市場資金寬鬆,相反地,只是潛藏的物價上漲正在等待時機爆發而已,一但熱錢稍微開始從銀行出籠,物價上漲馬上就會爆發,進而推升預期物價上漲率,於是推升債券殖利率。換個角度講,人為利率壓低到零,但經濟卻仍然要繼續收縮時,股票債券就都會一起完蛋!因為物價上漲,同一時間經濟卻仍然還要進行漫長的收縮!
對於絕大部分的人們,特別是中了凱因斯的毒很深的人,他們一定不相信,物價上漲和經濟收縮可以同時發生。他們認為,通貨膨脹一定代表經濟會變好。所以政府製造通貨膨脹,經濟一定就會好,至少至少也不至於使經濟更壞。錯了,大錯特錯,物價上漲,當然可以和經濟收縮同時發生,歷史上這種例子多到不可勝數,最近的一次,離我們並不遠,1970 ~1980年的停滯性通膨,就是一例。所謂的停滯性通膨,凱因斯經濟學家們為模糊焦點說其為成本推升的通膨,石油危機,東扯西扯,就是沒說到要害,說白了,其實就是經濟收縮+印鈔票!
另外一個凱因斯學派常用的東西,就是菲利浦曲線。這個理論,簡言之,認為失業率和物價上漲率有抵換關係,物價上漲率拉高,失業率就可以降低。這就是上述所說的"通貨膨脹拉高,一定可以讓經濟變好"的理論基礎。這種菲利浦曲線,在1970年代的停滯性通膨時期,也被證明行不通,因為在整個1970年代,通膨不斷狂飆的同時,失業率也照樣狂飆。在這種停滯性通膨的時期,股債能平衡嗎?股票債券一起大崩盤啊!所以下次菲利浦曲線再度失效的時候,各位,別怪凱因斯經濟學家騙了你,是您沒有讀好過去的歷史,沒有讀好古典經濟學。
股票債券資產平衡已過時 根本沒考慮到若政府印鈔票怎麼辦?
資產配置不應缺少黃金、商品、原物料
在這種經濟收縮,且政府又不斷印鈔票的時期,就是停滯性通膨會爆發的時空背景。在停滯性通膨下,又經濟衰退,又政府印鈔票。於是股票慘,且企業們成本還不斷上升,而債券因為高通貨膨脹也吃掉債券領的固定債息,於是債券present value也大跌。只有商品和黃金白銀會大漲!所以說,光是股票債券,怎麼平衡?一點都平衡不了啊!各位投資人們,特別是最相信基金公司、投顧公司的分析的人、或是研究指數型基金投資、投資學理論甚多的人,你們的portfolio裡面,有沒有一樣東西,能夠對抗政府印鈔票的呢?有沒有一樣東西,能夠對抗股票裡的證所稅、能夠對抗房地產裡的實價課稅、能夠自由攜帶對抗政府課稅查稅沒收的呢?若沒有,你們真的應該要趕緊在你們的投資組合中,至少納入不低於20%的貴金屬(黃金白銀)。我認為即便有50%以上的貴金屬商品在您的投資組合中,也並不算多。
最後,容我提醒大家一件事,有人說印鈔票,將有可能會或是遲早會爆發通膨。我說,錯!印鈔票不是可能會或遲早會通膨而已,事實情況是,印鈔票根本就是通膨!我說認真的,印鈔票就=通膨!不信?你查早期的英英字典,你就會看到,通膨指的就是流通在外鈔票數量增加。Inflation="increases in the amount of money in circulation"。再來,您看中文,通貨膨脹,通貨就是鈔票的意思,通貨膨漲,原意指的也一樣是鈔票變多。所以大家要知道,通貨膨脹的真實原意,就是印鈔票,而至於物價上漲,只不過是通貨膨漲(或是印鈔票)的一種症狀而已。
[免責聲明]
本部落格任何文章與討論皆非投資建議 純為個人分析與分享
任何對未來之財務預測皆隱含高度之不確定性,
請讀者務必自行審慎評估風險,盈虧自負。
看完後,若對您有一點點幫助,幫小綠按個讚,讓小綠知道吧!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