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nt Speedshare bar

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回顧日本QE歷史 所給我們的啟示 日本的QE經驗已經告訴了我們 減QE之後 等在前面的 只有泡沫大崩盤 準備印更多 日本QE時間一覽表 Looking back Japanese history of QE. The QE experience has already told us when QE withdraw, only bubble pops and print more. The Japan QE timeline

小綠前言:
聯準會先前早將QE所購債券之孳息,再度加碼購債及購MBS中。也就是說,QE早就不只是每個月850億,可能是每個月950億了。現在,柏南克於決策會議中宣佈,QE小減100億,這僅不過是將偷偷增加的QE減回去,並沒有真的減到原來的850億QE。但眾人欣喜若狂,好似美國經濟復甦已成定局,

為什麼全世界眾人仍然持續相信聯準會的鬼話?
為什麼全世界眾人仍然相信會退QE?
為什麼全世界眾人仍然相信若QE退了之後,美國經濟仍然可以持續在高空中飄浮而不會崩潰?
為什麼全世界眾人仍然相信美國債殖利率飆高,是因為聯準會要退QE的關係?

聯準會根本不會真的退QE,或是退了還能夠讓經濟維持在這裡,
聯準會根本沒辦法又要退QE,又要讓立基於QE的美國經濟仍能維持下去。
聯準會若真的退了QE,根本沒辦法維持,馬上,立即又得要加碼QE回來
殖利率飆高,是印鈔後必然的結果,是QE後不再繼續增加QE的結果,是酒鬼酒癮上身,要繼續喝更多的結果,而不是聯準會整天喊著要退QE的結果。

這次大文章距離上一篇文章,已經超過3個月將近4個月。但其實這4個月當中,回答讀者問題的小文章是從沒間斷過,(因為問題從四面八方湧入,從沒間斷過)。這樣的頻率挺不錯的,3,4個月一篇大文章,再加上中間比較密集的回答問題小文章。小綠的時間,實在是太緊了啊!先向讀者說聲抱歉!



[正文開始]

1. 聯準會雖然表面上小減QE。但其實同時也宣布將延長零利率的期間。柏南克表示,將大幅延成實施零利率的期間,比原先設定的零利率期間長得多!

小綠個人看法,伯南克又想要搞兩手策略,騙大家QE因為經濟好轉而減碼,但又不想要減QE後購債力量減少(或壓制殖利率上升力量減少),於是用宣布延長零利率實施時間補償之。問題是,實施零利率時間延長,力量並不足以壓制殖利率上升,若真的要使利率繼續維持低檔,甚至不要利率上升,只有增加QE一途。

不擴大QE,殖利率會狂飆。



圖1: 聯準會2013年9月不減QE的理由是,金融市場已經緊俏(意指國債殖利率飆升,10年期國債殖利率已經來到2.98%),但在現在,2013年12月26日,10年期國債殖利率突破3%,比9月還要高,換言之,現在的金融市場,比9月還要緊俏,可是聯準會卻減QE? 減QE後,金融市場將繼續更加緊俏。



2. 伯南克在會後表示延長零利率實施的期間,已經暗示了,小減QE是一種障眼法,是一種鼓勵大家,告訴大家經濟變好的暗示,引導大家經濟變好,讓大家能夠擴大借貸,使銀行能擴大貨幣供給,而不需要靠FED擴大貨幣供給。

這不會成功的。貨幣供給只有聯準會自己在擴大而已,聯準會越擴大,民間貨幣供給反而越加收縮,
宣布減QE,大家的確會一時盲目地相信聯準會,
以為聯準會一定是知道經濟變好了,所以才減少QE。
這都是錯誤的預期,柏南克若不是盲目無知,就是故意誤導大家,亦或是想要歷史留名,

柏南克將爛攤子交給葉倫,真正的小減QE,是交給葉倫去執行去了。
柏南克宣布,卻不是在柏南克任內去真正地施行,而是葉倫去做。

問題是,等到葉倫上任時,業倫會真的照做嗎?
若葉倫真想要Party繼續,股票繼續漲,房產繼續漲,美國泡沫經濟繼續下去,
葉倫要趕緊擴大QE,不擴大QE,這一切光靠柏南克減少QE,是不可能維持得下去的。

美國酒鬼的泡沫經濟,所需要的是真正的高濃度葡萄酒。
美國酒鬼不喝酒,光是減少喝酒,是不可能維持自己身體的清醒的。

葉倫應該比柏南克了解這一點。但是柏南克自己都要退場了,
留一個減少QE的"英名",但卻不是自己來執行,卻是給葉倫去執行。

柏南克這樣子的減少QE,與市場上眾人錯誤的預期,
就如同一場棒球比賽,美國0:10大比分嚴重落後中,
結果在九局上半美國隊最後反攻的機會中,美國隊開始有人擊出安打了,
開始有人站上壘包了,美國隊總教練柏南克卻在此時說,

「喔!可以了。我可以退場了。我們已經勝利在望了。」
「因為已經有人上壘了。(因為柏南克已經小減QE了)。」

且慢,我們有很多很多問題在後面,
問題1:請問,有人上壘等於有人回來得分嗎? 不一定吧?
問題2:請問,即便有人回來得分,能夠得10分,或是超過10分以上,把先前落後的分數追回來嗎?

應該還很早吧?

問題是,此時美國隊的總教練,已經要退場了。換人了。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目前全場的觀眾,都深信著目前仍然0:10落後的美國隊,只要有人開始上壘,就等於是贏球了,贏球是唯一的可能性,沒有其他可能了。所以,大家提早先慶祝美國隊贏球要緊,而完全無視於現在美國隊仍然是以0:10大比分落後當中。

差得遠了!差得太遠了!
若小減QE,美國酒鬼撐不住,又要喝酒了。所謂的QE退場就失敗了,又要繼續走回增加QE的老路。

若小減QE,美國酒鬼即便撐得住,但之後繼續再小減第2次時,美國酒鬼又撐不住。所謂的QE退場就失敗了,又要繼續走回增加QE的老路。

若小減了QE很多次,美國酒鬼即便撐得住,但QE減完了後。美國酒鬼準備將這麼多年來,聯準會帳上的4兆美元以上的國債賣出時,美國酒鬼又撐不住,所謂的QE退場仍然還是會失敗,還是要繼續走回增加QE的老路。

請問,還有這麼多步要走,QE要退場成功,只要上述其中有一個步驟失敗,整個退場就會失敗,QE減碼馬上就會結束,反轉成為QE加碼,

現在只不過從每個月850億印鈔,減碼為每個月750億印鈔,大家有什麼好高興的呢?




3.小綠個人的看法始終沒變,小綠的看法始終如此:QE只能增不能減。
以前柏南克沒宣布要減QE前,是如此。
柏南克2013/12/18宣布小減QE後,也依然是如此。
柏南克不論怎麼宣佈,小綠的看法都是如此。
柏南克不會跟大家講實話的,柏南克怎能開口說,QE根本不可能會有效。
柏南克怎能開口說,美債註定要變成史上最大的呆帳。
柏南克怎能開口說,美國現在的狀況,比2008年還要糟得多,
柏南克怎能開口說,2008年到現在,已經復甦了6年,照時間算一算,下次的經濟衰退,也差不多快來了。但下一波經濟衰退,利率是從零%開始衰退,是從印鈔每個月750億美元開始衰退(上次衰退是完全沒有印鈔),失業率是從7%以上開始衰退,勞動參與率是從1970年代以來的最低點開始衰退。股票融資餘額是從歷史最高點開始衰退(目前的美國股票融資餘額,是歷史最高點,比2000年網路股泡沫還要高得多)。

又或許柏南克啥也不知,就如同聯準會對上一波經濟大崩盤一無所知一樣。這點小綠就不做猜測了。


小綠的看法始終沒有變,若QE真的有效,早就有效了。
日本不會QE多年,仍然不斷擴大。
美國也不會有機會QE這麼多輪,才開始見效。
美國的見效,根本不是經濟真正的好轉,
這是葡萄酒的酒精發作的效果。


4.我們來研究一下QE祖師爺,日本。
全世界第一個QE的,是日本。日本在2001年3月首創"革命性"的QE。

全世界第一個退QE的也是日本。(日本當年可不是像現在可笑的從850億小減為750億,是真正的QE退場),

日本在QE了5年後,於2006年3月退出QE,是不是跟美國現在很相像?

美國從2008年11月開始QE,到現在2013年12月,也是差不多5年。

日本QE時間一覽表(Japan QE timeline)

圖2:日本QE時間一覽表(Japan QE timeline)

日本在2001年啟動QE,五年之後,2006年經濟開始出現復甦跡象(事後來看全都是虛假的復甦)。2006年3月退出QE,而且同年7月還甚至結束零利率,開始調升利率。結果呢?

日本在2006年可是將QE整個退出,甚至還調升利率!結果日本早已酒精中毒的經濟體仍不免整個崩潰掉,於是被迫QE加碼得比原來還多。

而美國現在才從QE了850億,小減到QE 750億。美國現在的情況,日本在2006年都發生過,而且2006的日本做得比美國多太多了,狀況也比現在的美國好太多了。日本都不免崩潰,請問現在日本呢?現在日本在幹嘛? 準備增加QE啊!何況是美國?美國現在才僅不過是減QE的第一步。

日本在2006年已經在棒球比賽中,從0:10落後追到9:10了,最後仍然是慘敗收場。

美國在2013年的棒球比賽中,只不過是連續敲出2支安打,有人上壘而已。觀眾們就已經開始高喊著目前0:10落後一定能夠逆轉勝,柏南克可以安心退場,大家已經股市創新高,全部觀眾與啦啦隊都已經歡欣鼓舞、慶祝比賽已經勝利。這些慶祝活動,會不會太早了些呢?

日本在2006年從0:10狂追分,已經連續追到9:10,最後仍不免慘敗收場,回到瘋狂QE的老路上,那為什麼美國現在可以大聲地說復甦會持續?不需要在進一步QE?難到不需要再退幾步看看,經濟體能不能撐得住第一步減QE 100億之後,經濟體是否能承受得住再說呢?

而且美國即便一切都很順利,也要這樣一直不斷地減QE,減到QE全部減光光,然後再等到經濟體都承受得住。再開始零利率結束,然後再開始調升利率到0.5%。這些事情對現在的美國來說,恐怕需要很多年吧?恐怕要非常久吧?

但這些事情日本在2006年通通都完成過,結果還是慘敗。美國想要完成2006年日本所完成的"壯舉",還早得很。而且美國即便完成了2006年日本所完成的所有"壯舉",也難以超越日本在2006年之後的遭遇。

日本在2006年QE退場後的境遇,已經將美國現在的困境,說明得清清楚楚了!



圖8:退QE有什麼樣的下場? 依照日本的經驗,股市會先有一個月左右的慶祝行情,然後馬上快速崩跌,在一個月內迅速崩跌至最低點,然後橫向盤整來來回回一年,最後是以特大號的超級崩跌作結束!


2006年3月,日本退出QE後。日經股市大漲1個月慶祝,日經指數漲至17563點。但好景不常,才一個月之後,2006年5月就從17563點崩跌到14045點,崩跌了21%。

崩跌了21%後,並沒有繼續擴大跌幅。取而代之的是一年左右的橫向盤整。約略從2006年8月盤整到2007年8月。最後,最恐怖的來了,超級大崩跌!從18297點崩跌到6994點,崩跌了61%!

簡言之,退QE後的走勢大致是這樣:慶祝行情1個月→快速崩跌→橫向盤整一點時間→超級大崩跌。
您們看到這裡,再看看現在的美國股市,您們有什麼想法呢?
現在美國股市是不是在上演慶祝行情呢?
那麼,接下來呢?
有些問題小綠不便把話說完,答案在您們每個人的心中,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
這裡不是強迫大家接受小綠想法的地方。

看完了慘痛的過去經驗,我們回來現在,回來主題,

就小綠個人的看法,務必別被聯準會所騙,QE當然一時可減,畢竟一時要減或不減,隨聯準會主席個人高興,他(她)要減就減,隨聯準會主席個人主觀決定。但長期來看QE只會更多。QE越多,經濟的扭曲與顛倒越嚴重,就越需要更多QE來救援的。

現在的美國呢?QE全部退光光了嗎? 實際上,這只不過是小減,現在仍然還是每個月750億QE。


本圖取自:
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13-12-18/chart-day-taper-perspective-and-what-we-learned-today
圖3:黑線是原先聯準會印鈔850億時,聯準會資產增加的速度。而紅色虛線是每個月印鈔減為750億時,連準會資產增加的速度。印850億和印750億兩者幾無差別!增加的斜率仍然非常地陡峭。

美國現在的小減QE,就歷史上來看,通通不是新鮮事。美國不是第一個退QE的國家,日本才是。而美國的下場如何,請看現在的日本。

即所謂:「欲知美國因,日本受者是,欲知美國果,日本作者是。」日本就如同美國的前世今生一樣。



4.小綠以前說過。小綠認為聯準會不會小退QE的原因是。
小綠以為聯準會是足夠聰明的,
因為這整個泡沫經濟,整天用嘴巴講講說要減QE,但一直都沒減,
這樣才能給聯準會最多時間,才能讓泡沫拖時間拖最久,才要繼續下一輪的擴大QE。

換言之,只有不退QE,一直騙大家要減,但始終不減,這樣,QE的酒精麻痺效果,才能夠維持最久撐最久。但聯準會竟然傻到以為經濟真的開始復甦,於是減少QE,這樣表示,聯準會下一輪擴大QE,將會更快來臨。

就小綠個人的看法而言,若小退QE,這樣未來反而會需要QE更多,這樣聯準會擴大QE的時間點,反而會提早來臨。
這對黃金不是壞事,但這對經濟或許是好事吧!

因為,
這樣泡沫經濟能早點破滅,然後聯準會也會緊接著用錯誤的方式去刺激經濟,即擴大QE來更加破壞經濟,於是也代表美元美債早點完蛋,泡沫經濟早點結束掉,一切能早點重頭來過,

聯準會小退QE,非常地不聰明。這樣對維持泡沫經濟,有非常不利的影響。
而一但泡沫經濟維持不下去,反而要擴大QE擴大得更早,更兇。

這樣不是反而印鈔印更兇?



5.為什麼小綠說,柏南克說減QE全是在說謊。柏南克很早以前就表示,QE是data dependent。意即QE是依照最新的經濟統計數字來決定增減。換言之,經濟統計數字若變差,則QE是隨時會馬上地增加回來的。

是故,現在的小退QE,都只是他要給大家經濟變好的預期而已。並不一定是經濟真正的變好,所以聯準會才減QE。

還記得九月份時,全市場都預期,都認為聯準會將要退QE。但聯準會沒退QE的理由是:因為金融市場已經緊俏了。聯準會的意思是,殖利率已經飆得很高了,為了不讓殖利率飆得更高,因此不要減QE。那現在呢?現在的殖利率,卻飆得比九月份還高,換言之,現在的金融市場,早已比九月份沒減QE時還要高,而聯準會竟然開始減QE。這不是表示聯準會不怕金融市場更加緊俏,這是聯準會將減QE視為一種引誘大家產生錯誤預期的武器。聯準會希望讓大家產生經濟正在好轉的預期,然後持續不斷地供應這種"預期",這樣就能夠讓經濟自己走回正常軌道了。

就小綠個人看法而言,金融市場的確就是越發緊俏當中,金融市場目前處於非常危險的狀態。因為整個泡沫經濟體嚴重地需要QE。但現在不但不增QE,還反減。在不遠的前方,股市、債券、所有的泡沫很快就會一起破裂。當然,不用多久,聯準會不會讓大家失望的,很快就會提供泡沫經濟所必需的高濃度葡萄酒了![美國酒鬼、高濃度葡萄酒比喻出自於小綠以前的文章"美國酒鬼的故事"]



[P.S.]太多經濟沒有真實復甦的證據,目前的"復甦"都是印鈔壓低殖利率的假象。簡單舉例如下:
1. 美國2013年11月成屋銷售數字從10月份的512萬棟減少為490萬棟,遠低於經濟學家預期值。而且特殊的地方是,11越的成屋銷售數字是連續29個月的年增率增加後,將近2年半來,第一次減少。金融市場老早就開始緊俏,房產市場明顯地已經緊俏了。

  

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13-12-19/existing-home-sales-tumble-post-first-annual-decline-29-months-day-after-taper-begin
圖4:成屋銷售年增率是近2年半來,第一次減為負值。

更令人恐慌的是,美國目前市場上的購屋交易。有超過6成的購屋者是全現金,全額付現購屋,沒有附帶任何房貸。僅有40%的人是真正要買房,真正背負房貸的中產階級購屋者。換言之,有6成的購屋,是投機客,投資客,或者是避險基金要吃聯準會買MBS的豆腐才來炒房的虛假購屋,過半的房屋交易皆並非自住,純為投資(投機),而且投機時間極短,這些全現金購屋者,不可能會承受房產下跌的波段的,只要房產一有什麼風吹草動,這些投機資金,將全部鳥獸散。


2.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暴增,遠高於經濟學家預期值


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13-12-19/initial-claims-worst-9-months-bls-blames-holiday-volatility
圖5:2013年12月13日截止當周,首次申領失業金人數暴增1萬人到37.9萬人。遠遠高於經濟學家的預期值33.6萬人,此數值也是2013年3月以來最差數字


3.勞動參與率繼續創新低,已經來到1978年以來最低點


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13-12-19/initial-claims-worst-9-months-bls-blames-holiday-volatility
圖6:勞動參與律從63.2%的新低,繼續向下創低,來到了1978年以來的最低點,現在已經來到了62.8%。想找工作或願意找工作的人,越來越少!大家全賴給政府養


4.2013年11月,連續2個月,美國能工作的人口,有將近100萬人不找工作了,變成無業遊民

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13-12-19/initial-claims-worst-9-months-bls-blames-holiday-volatility
圖7:2013年10月,美國退出勞動力人口的數字是91萬人。而2013年11月,變本加厲,退出勞動力人口的數字,來到93.2萬人。連續2個月,每個月都有將近100萬人不找工作了,變成無業遊民

以這種速度繼續下去,美國光是還能找工作卻不去工作的人口,4年後就能超越正在工作的人口。

而最近這幾個月以來的400萬退出勞動力的人口,光是僅僅這些能工作卻不工作的人口增加,其他條件不變底下,就可以讓失業率足足減少至少0.5%。

美國失業率不斷下降,是這樣子來的,骨子裡其實失業問題不斷地惡化。
[有關失業率的虛假下降,詳見小綠"美國經濟復甦全是虛假 企業不是新增工作 而是"分拆"工作 官方失業率計算嚴重脫離真實世界 小綠的真實失業率(在職-適齡工作人口比率)"一文,這裡不贅述]。



本部落格任何文章與討論皆非投資建議 純為個人分析與分享 未來之財務預測皆隱含高度之不確定性 請讀者務必自行審慎評估風險 盈虧自負



看完後,若對您有一點點幫助,幫小綠按個讚,讓小綠知道吧!感謝您!



16 意見:

小綠前言:
聯準會先前早將QE所購債券之孳息,再度加碼購債及購MBS中。也就是說,QE早就不只是每個月850億,可能是每個月950億了。現在,柏南克於決策會議中宣佈,QE小減100億,這僅不過是將偷偷增加的QE減回去,並沒有真的減到原來的850億QE。但眾人欣喜若狂,好似美國經濟復甦已成定局,

為什麼全世界眾人仍然持續相信聯準會的鬼話?
為什麼全世界眾人仍然相信會退QE?
為什麼全世界眾人仍然相信若QE退了之後,美國經濟仍然可以持續在高空中飄浮而不會崩潰?
為什麼全世界眾人仍然相信美國債殖利率飆高,是因為聯準會要退QE的關係?

聯準會根本不會真的退QE,或是退了還能夠讓經濟維持在這裡,
聯準會根本沒辦法又要退QE,又要讓立基於QE的美國經濟仍能維持下去。
聯準會若真的退了QE,根本沒辦法維持,馬上,立即又得要加碼QE回來
殖利率飆高,是印鈔後必然的結果,是QE後不再繼續增加QE的結果,是酒鬼酒癮上身,要繼續喝更多的結果,而不是聯準會整天喊著要退QE的結果。

這次大文章距離上一篇文章,已經超過3個月將近4個月。但其實這4個月當中,回答讀者問題的小文章是從沒間斷過,(因為問題從四面八方湧入,從沒間斷過)。這樣的頻率挺不錯的,3,4個月一篇大文章,再加上中間比較密集的回答問題小文章。小綠的時間,實在是太緊了啊!先向讀者說聲抱歉!

Read more: http://smallgreentea.blogspot.com/2013/12/qe-qe-qe-qe-looking-back-japanese.html#ixzz2oeHBXYfY
Follow us: Smallgreentea on Facebook

一上来就見到小綠的新文,真好!真相需要讓儘量多的人知道,真相不能被政府宣傳淹沒!

史上最大的詐騙-隱藏在錢之中的秘密youtube影片
The Biggest Scam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 Hidden Secrets of Money

http://youtu.be/iFDe5kUUyT0

若聽不懂原文,
有中文字幕可以選擇,別擔心聽不懂。
選擇字幕,在字幕中選擇"中文(繁體中)"即可。

我近日也花不少時間在組織資料及思維,為下一回文章串的內容做準備。深知寫一篇有個人見解的文章有多吃力,小弟在此感謝小綠大寫的新文。

我到來這裡及某些討論區超過一年,看著經濟一直走,向著一個越來越錯的方向走;看著人心百態,看到某些投資貴金屬的人因金銀價格的下跌而失落;看著股市新高,高得令人以為經濟真的復蘇了,回報好得叫人不想再投資實體經濟活動。看著這些改變,實在百感交雜。故心血來潮,我也來隨筆寫了一下。

------
FED由每月850億美元縮減買債規模到每月750億,傳媒大叫開始退市,你聽後也大叫開始退市的話,那麼我會建議你先獨立意考一下:

美國退市,會觸發什麼問題?
美國不退市,又是否代表一切將會繼續運作?不存在QE極限?

你先要明白為何美國要每月注入850億美元到國債等市場,最基本也要明白FED買那麼多國債在幹什麼。

何謂退市?市退了嗎?退市意思是不再買債,甚至發債或押債來收回市場資金,美國開始這樣做了嗎?現在極其量是「將會」減少11.76%的每月QE規模,你當然可以理解為「開始」退市,事實上即使每月只減買1美元也可稱之為開始退市,但從來沒有人說過QE「速率」一旦開始減少,就會一直減下去,這是人為操作,不是天體運行。

美國退市,資產泡沫必爆無疑;美國不退市,回購市場必死無疑。
印鈔可以救經濟?事實將會說得清清楚楚,而不是由誰說了算。

這個世界,絕對沒有免費午餐。

另外,股市上升是否就代表繁榮盛世?
股市創新高,代表危機更遠離我們,還是更為接近我們?
由幾時開始,股市變得不再是市場經濟的晴雨表,而是資金的吸水海綿,股市的高回報反而成為實體經濟活動發展的阻力?

實體經濟活動的發展需要的是資金,但資金需要的是高回報預期,那裡高回報,資金去那裡。莫說不會有更多資金投資到實體經濟活動,就連實體經濟活動中的資金會否被抽離至股市、債市及房市等都成問題。

人們投入資金在股市及房地產等市場上的利潤,與人們發展實體經濟活動所得到的利潤,又是否同一回事?

要思考的問題還數之不盡。

當你思考得越深入,學習的越多,真相就展露得越清晰,你就越不會覺得頭暈眼花,不會被傳媒、名目數據及普羅大眾的氣氛所影響,也會更清楚自己究竟在做什麼。

如果QE無效, 為什麼日本要再一次QE呢??

如果有效,一次就夠了啊,為何要好幾次呢??

既然是無效的方法,日本為什麼還要用??
環境條件變化到讓他們覺得此法可用?

QE一定有效,只是效果不是振興經濟,而是對鈔票持有者課稅。

FED講白點就是妓女裝清純
其實美鈔早就實質破產了
但他這樣子欲拒還迎的搞QE,才可以維持住各國男友的信心


但凱因斯說過,市場不理性的時間往往比你需要破產的時間還久
目前局勢對貴金屬投資者真的很不利,套牢的資金也會不斷減損時間價值
因此奉勸大家千萬不要衝動壓身家,分散投資標的才能贏得這場持久戰

很多人都有誤解,以為經濟數據好,對大家都好。
想想吧鎮力台灣每年gdp至少是都是正的吧,何何大家生活越來越難過? 但又為何豪宅和富豪越來越多?
六個字......."扭曲的重分配"

感謝小綠大大的好文,也期待再有新作出品!

好久沒有來小綠大大這邊老王賣瓜了,剛剛寫了一篇有關於電玩與經濟的文章,名稱為「世紀帝國給的超級通膨啟示」,也許比喻沒有完全正確,但是希望能拋磚引玉,讓更多更強的讀者寫出更好的文章,來讓我們功力大增一甲子。

內文如下:

世紀帝國給的超級通膨啟示



世紀帝國(Age of Empires)是微軟開發的遊戲軟體,曾經陪伴我度過枯躁的研究所的生活。記得那個時候,只要是老闆回家後,幾個研究室的同學就會樓上招樓下,呼朋引伴的相約連線,瞬時間「登登」的遊戲聲不絕於耳。



也許很多朋友對這個世紀帝國不熟,所以在這邊花一點篇幅解釋一下。這個遊戲是個即時戰略遊戲,玩家可以選擇各種不同的文明古國,進行文明發展與交戰。玩家可以體會人類從原始的黑暗時代,升級到封建時代,再來到城堡時代,最後到帝王時代的歷程。



我個人喜歡玩世紀帝國這個遊戲,一則是因為其設計的文明古國特色與真實世界歷史頗為雷同,我喜歡玩有歷史啟發性的遊戲。二則是因為其即時戰略的設計,符合現代經濟發展的模式。



特別解說一下世紀帝國的戰略與經濟發展關連:一般來說打仗與經濟密不可分,窮國是打不起戰爭的。每個種族的所處的文化不同,所以戰鬥特色也不同,所需的資源也就不同;每個階段的文明發展的特色不同,當然所需要的資源也就不同。簡單的說,打仗就是搶人、搶糧、搶資源。哪個玩家如果能操作到最大的優勢,其戰勝的機會就愈高。



世紀帝國這個遊戲我玩了這麼久了,現在已經沒有在跟別人對打了,因為這個遊戲實在太舊了,找不到人來對打,所以我現在都是自己跟電腦玩。由於玩得還滿熟練的,所以我現在都玩自己一家對電腦七家,也就是一打七。等級是「最難」,地型是「黑森林」,地圖是「全視野地圖」。



自己一家打七家最難等級的電腦敵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要知道,當我們生出一個兵,電腦七家也各生出一個兵,合計就是七個兵。我的兵又不是個個都是黃飛鴻,不可能以少勝多。再加上七家電腦可以互相貿易,所得的資源遠比我一個人孤軍奮鬥多得多。那麼勝利的訣竅是在哪裏呢?這個勝利的訣竅其實就是與這整篇文章要談的超級通膨有關。



在世紀帝國中,在「黑森林」地型的某些狹窄出入口處,我會適時的建立城牆。在這些入口處建城牆有著地利之便,因為可以用最少的資源,暫時擋住七家敵國的大軍。但是一般來說,敵國的軍隊發現我建的城牆,就一定會打擊破壞城牆,當城牆一破後,後面的千兵萬馬就像蝗蟲一樣的壓境,瞬間我所有的建築物與人馬都很快的毀於一旦。如果繼續在後面建城牆,其實也擋不住千軍萬馬的攻擊,城牆總有破的一天,一家的資源實在難與七家對抗。



那勝利的訣竅是什麼呢?就是當在「黑森林地型」狹窄出入口處建城牆時,在某個特殊的狀態下,會讓遇到城牆的敵軍先鋒部隊以為沒有路而調頭回去,去尋找別的進攻路線,而不是進攻城牆。而後面趕到的敵軍部隊,因為還沒遇到城牆,以為此路可通而往前行進。因而造成前軍、後軍擠成一團,動也動不得,也不破壞城牆,也無法調頭,千軍萬馬擠成沙丁魚。



其實這個算是遊戲設計的錯誤(bug),利用這個錯誤可以替自己爭取寶貴的發展時間,盡速發展與升級。等待自己發展完畢,再打開城牆,將敵人一個接著一個殲滅。這個就是我的訣竅。



但是要調整個這個特殊狀態其實是很不容易的,因為一般來說敵軍遇到我的城牆都是會開打的。或者是雖然進入了這個特殊狀態,讓電腦敵軍不打我的城牆,但是如果突發事件的發生而讓這個特殊狀態平衡突破了,敵軍就會開始攻打城牆了,此時我的城牆根本就像螳臂擋車。不僅城牆一下子就被攻破了,我的文明也會在幾分鐘之內灰飛煙滅。



這個就像是水庫大壩漏水了,而我是用一根手指頭塞進裂縫中,暫時止住了漏水,運氣好的話,就暫時被我止住了。運氣不好的話,過不了多久,裂縫延伸,整個大壩崩潰,大水傾洩而下,驚濤駭浪,如萬馬奔騰。



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後,各國政府無不開動印鈔機大印鈔票,各國央行主席都自豪說,印鈔導致通膨的經濟定律失效了,如果沒有各國的大開印鈔機,反而會陷入通貨緊縮。



本篇就是在玩世紀帝國遊戲得到的靈感。各國的鈔票大軍,就像七家敵國努力發展與生產的兵馬,其實早就生出了千軍萬馬在某處磨刀霍霍,準備大顯身手。但是因為某個特殊狀態(bug),讓這七家敵軍的兵馬全部停頓(未導致超級通膨甚至造成通縮)。但是如果發生某些破壞目前恐怖平衡的事件的話,千軍萬馬的鈔票大軍就會突破殘破的城牆,迅速的攻城略地;超級通膨也會像大水衝垮水壩一樣,鋪天蓋地的席捲而來,逃都來不及,整個金融與經濟就GG(電玩術語:投降)了。



網址:http://blog.xuite.net/bodsa/twblog/193854602

柏南克說:「量化寬鬆有助經濟」
他沒有說錯,只是,他少說了兩個字,

"泡沫",
柏南克想說的是:量化寬鬆有助"泡沫"經濟,
量化寬鬆的確非常有助於泡沫經濟,

量化寬鬆是泡沫經濟的必需品,

沒有喝酒,沒有印鈔,酒鬼就完蛋了,泡沫經濟就完蛋了,

就小綠而言,
量化寬鬆是有助於泡沫,而不是有助於經濟。
柏南克把泡沫與經濟兩者混為一談,
於是他認為,QE有助於經濟。

事實上,QE是有助於泡沫,而不是有助於經濟。
除非該經濟是泡沫經濟,
看來柏南克即是作如是觀。

柏南克的最後演說:量化寬鬆有助經濟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
2014.01.18 03:48 am

圖/經濟日報提供

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在任內最後一次公開演說中,捍衛自己的政策遺產,指出債券收購計畫(即量化寬鬆,QE)有助經濟,且未曾發現因而產生資產價格泡沫的立即性跡象。

柏南克16日在布魯金斯研究所主辦的論壇中說:「我們不認為現階段有關金融穩定性的疑慮,應削弱持續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的必要性。」

購債計畫可能引發金融不穩定,「是我本人唯一感到可信的」風險。然而當前「市場價值指標大致符合歷史水準,金融體系強健,重要金融機構資本也很充裕」。

柏南克將於31日卸任,他表示:「我確實認為,這些政策都有所助益」,「過去五年來那些不停聲稱我們瀕臨惡性通膨邊緣的人,只要看看最新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就知道數據反映通膨並非政策的重大風險。」

【2014/01/18 經濟日報】

全文網址: 柏南克的最後演說:量化寬鬆有助經濟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433342.shtml#ixzz2qjvEqItu

Power By udn.com

同步刊登於:
https://www.facebook.com/Smallgreentea/posts/10153709830760368?stream_ref=10

https://plus.google.com/b/110158207439669860564/110158207439669860564/posts/bg2rg13aAyF

Hi


I just drop in to say Hi! I kept on reading your blog which was full of precious insights!


AS

Bernake說的話真是full of shit,當年金融海嘯來襲時,他也說他看不出來經濟有甚麼不尋常的情況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