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用檢查管制,法令遵循來保護老百姓,
看似是為了老百姓而設立,
其實並沒有真的保護到老百姓,
它們是保護既有市場的大咖,
讓大咖免於更多競爭者加入,
讓這些大咖們得以在法令遵循上佔盡優勢,
因為法令遵循的成本,大咖不怕,但是小咖就無力承擔了!
大咖們更有機會藉由併購競爭者,使得自己更大,
使得競爭者更少,以便達成大咖們的終極目標,"大到不能倒"!
只要努力搞成"大到不能倒",天塌下來也不怕!
如同2008年美國銀行,併購了美林證券,併購了Country Wide,
為什麼經營得越糟糕,就反而越要努力擴大規模?
因為這樣才更能獲得政府的紓困,這樣才更能得到政府的援助,
小銀行們不管多麼有經營潛力,不管多麼用良心在做事,
不論多麼有新商業創新,更優質產品服務,更低價格,
小銀行都沒辦法獲得紓困,
抱歉,政府不會紓困小銀行們,
而且政府會用金融檢查、法令遵循成本,
讓小銀行們越來越難以經營下去,
大銀行,不論怎麼黑心經營,不論怎麼惡搞股東與債權人,
政府一定會紓困,而且政府會用更多法令遵循成本,
使大銀行們更不受競爭威脅,這些法令遵循成本,讓小銀行們沒辦法生存下去,
讓真正想做生意的小銀行,無法再繼續活下去,
小銀行死光之後,
大銀行們更加有能力為所欲為!
因為他們的競爭者,大銀行們真正的天敵,可以真正咬死大銀行的競爭者,
許許多多有良心,有潛力,有目標,有新想法的小銀行,
都已經透過法令遵循成本,透過政府扭曲,
全死光了!
大家冷靜的想想,大銀行的天敵是誰?
是政府嗎?是政府的法令嗎?是金融檢查,金融管制嗎?
當然全都不是,
大銀行的天敵,就是無數小銀行們!
可是有了越來越密集的法令遵循,有了政府管制,我們就沒有無數小銀行了,
小銀行們因為法令遵循、金融檢查的成本太高,全倒光了,
小銀行本可透過創新,擊敗惡質的大銀行的,
但這一切全都被政府倒行逆施了過來。
反而是劣幣逐良幣,小銀行全都倒光了,
下一波金融危機,還會有更多小銀行倒光!
大銀行們沒有了天敵、死敵,
這樣大銀行們自然開始坐大起來,大到無法無天,失去控制!
金融檢查不但保護不了消費者,
反而更加確保了大銀行的地位!
金融檢查、銀行執照這些法令遵循,保護不了我們,
反而是大銀行們賴以為生的免死金牌!
話說回來,到底什麼因素,到底是誰,
才能真正的保護消費者?
小綠會說是自由市場競爭,
自由市場競爭才有辦法真正保護消費者。
自由市場,會產生,會激發最激烈的競爭,
政府若能放鬆管制,放鬆法令,使得競爭者更多,
使得新競爭者來打擊市場現存競爭者、
讓新加入的競爭者,來爭奪現有的市場。
這樣新舊競爭者,與消費者,都能獲利!
這樣會自動的良性淘汰!
在市場競爭底下,會不斷地良性淘汰!
而非拉高管制,拉高進入障礙,
使得現存的市場參與者,更放心更安心,
因為更少人會來競爭搶生意,
若現存的大銀行只要想辦法把規模搞更大,
不管做好做壞,政府都會來保護,
而且因為有政府管制做後盾,
只要我的規模夠大,
我就最有能力買通政府,
我就最有能力和政府互相勾結,
我就最有能力綁架政府來紓困我,
政府會用金融檢查的成本來保護我不受到新競爭者的威脅,
這樣,我就完全沒有競爭者,
這樣,我幹任何壞事都完全不怕!
這種競租,是經濟學上最悲慘的事情。
是自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以下,古典經濟學家推行自由經濟、
看不見的手(價格機能)、trickle down經濟學,
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可是我們現在卻看到每天越來越多!
透過價格機能,激烈競爭,百家爭鳴來保護消費者。
來確保消費者永遠是主人!
來確保消費者永遠是老大!
來確保付錢的人永遠被擺第一順位,
來確保顧客至上永遠被真正地執行!
因為競爭激烈,只要稍有不慎,會立即被市場淘汰,
因為競爭激烈,所以經營的口碑更加重要,
沒有口碑,難以取得生意機會、進而獲利。
這才是我們要的保護,
消費者們要一旦競爭者不好好愛惜羽毛,
立刻會被淘汰!
而不是政府透過法令管制,來替我們做決定,
而不是政府來決定誰有權留下,誰應該走!
讓消費者決定,讓商人競爭白熱化,
讓消費者在商人們狗咬狗互咬的商業競爭中,
消費者得以被放在商業競爭的第一順位、也是唯一順位!
除了消費者,商人們沒有其他因素要考慮了!
而不是讓市場上的激烈競爭消失,
銀行們不爭搶消費者,
銀行們反而努力討好政府,努力巴結政府,
因為政府握有法令的權力,可以決定銀行的生死,
於是銀行對消費者失去興趣,商人不來討好消費者,
銀行們卻只管努力討好政府,努力組織利益團體遊說政府,
因為政府才是老大,政府才是他們的衣食父母,
可是問題是,
付費的不是政府,付費的是消費者啊!
付費的是消費者,但是做決定的卻是政府與利益團體!
怎麼會這樣?
我們逐漸離開資本主義,進而導致市場失靈。
可是市場失靈,大家卻反而怪罪資本主義,
於是政府或學者們順勢跳出來呼籲,
這是監控不足,法令不足造成的,
這要政府監控,這要政府管制才能避免,
於是我們有更多的政府管制,
但這些政府管制,更加保證了消費者更加不受重視,
更加提高了政府的地位!
更加保證了政客有權力將老百姓的利潤,以自己的自由意志,
分配給他想要分配的人,
自由市場不是這樣的,
資本主義不是這樣的。
政府是問題所在,政府不是問題解決者!
我們要求問題製造者,也就是政府來解決問題,
不但現有問題無法解決,反而使得問題越搞越大,
總有一天問題會大到天翻地覆!
問題要靠消費者老百姓自己解決!
政府本身就是自由市場經濟裡最大的問題!
不要想要指望政府來解決我們的問題!
[免責聲明]
本部落格任何文章與討論皆非投資建議 純為個人分析與分享
任何對未來之財務預測皆隱含高度之不確定性,
請讀者務必自行審慎評估風險,盈虧自負。
看完後,若對您有一點點幫助,幫小綠按個讚,讓小綠知道吧!感謝您!
17 意見:
本文看似沒提到任何投資,
其實已經說出了小綠對金融股未來走勢的看法了!
大者恆大??
老百姓最終要為這一切買單
然後這遊戲再用另一種方式從玩一次
歷史已經不斷告訴我們了!
ASIACHEN00:
QE 注定的悲劇20111110
2010年11月10日 17:30
導讀:近日,聯儲啟動了所謂QE2,希望藉此推動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增長。MarketWatch專欄作家鄧肯(Richard Duncan)指出,某種程度上說來,這一輪大衰退的歷史也可以說是數次量化寬鬆的歷史。量化寬鬆只能延緩危機,而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一旦這措施失效,後果將是更加災難性的。
11月3日,聯儲宣佈他們將在未來八個月的時間當中增發6000億美元,用這些資金來收購美國政府的債券。對於這最新一輪的量化寬鬆政策,媒體已經給它起了“QE2”的綽號,但是實際上,這已經是第三輪大規模的貨幣增發了,而且這一輪的行動,對於全球經濟尤其危險。事實上,如果我們從這三輪寬鬆的目標和結果着眼,倒是可以找到一個更好地審視全球經濟危機的緣起和發展的進程。
第一輪寬鬆倒不是聯儲主導的,主導者是日本、中國大陸、台灣、韓國以及其他若幹擁有外貿盈余的國家和地區的央行。從2000年到2008年,這些央行客觀上的聯合行動,其結果就是增發了總價值相當於5萬億美元的他們各自的貨幣,而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目的,不必說就是為了支撐各自的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他們印刷自己的貨幣,用來收購美元,這樣客觀上就達到了使自己的貨幣相對貶值的目的,讓自己的外貿優勢得以持續。
對於所有捲入進來的國家和地區而言,這種政策在推動當地經濟增長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功,但是這種政策的結果卻已經不是他們各自的邊境所能限制。他們將自己所獲得的美元再投資於美國的國債、房利美(FNMA)和房地美(FMCC)的債券,以及其他美國企業的債券和股票,結果就是推動了資産價格上漲,壓制了利率,導致美國出現了令人吃驚的資本配置不當的局面。聯儲主席伯南克意識到了這種資本流動的影響,將其歸因於所謂的“全球儲蓄過剩”。然而,他在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上,其實是犯下了糟糕的錯誤。他所看到的其實並不是外國投資者的儲蓄,而是美國貿易伙伴們所創造的貨幣,後者在相當程度上應該對美國經濟的泡沫化負擔責任。
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如此之多的錢被創造出來,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從未有過先例。正是這一輪量化寬鬆——我們可以稱為QE 1——和美國貿易赤字聯合作用,導致了全球經濟的泡沫和其在2008年的破滅。第一輪寬鬆早就了危機,而第二和第三輪則是危機的必然産物。
第二輪量化寬鬆,即真正意義上的QE 2,是開始於美國泡沫破滅之後,由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手推行的,其規模數以萬億美元計。這一次,貨幣被創造出來是為了防止那些全球最大的銀行破産,為了確保全球金融系統不至於崩潰。QE 1所創造出來的資金被借給了美國、英國、西班牙、希臘和其他的那些貿易赤字國家,導致了巨大的資産價格泡沫,這泡沫的規模是如此驚人,以至於一旦其宣告破滅,整個銀行中介都受到了根本的威脅。為了防止世界儲蓄體系坍塌,西方各國的央行無中生有,創造出大量資金,用以收購這些銀行所持已有的資産。如果他們沒有這麼做的話,全球經濟早就不可收拾了。實質上,QE 2是在2009年年底宣告完成的。
至於最新一輪的寬鬆行動,其動機和前兩輪截然不同,是為了推動股票價格上漲,藉此來創造財富和消費,以幫助美國經濟擺脫重新墜入嚴重衰退的可能。
增發6000億美元來在未來八個月內收購國債,意味着聯儲將在這一時期內為美國的預算赤字融資,哪怕這赤字是非常巨大的。將政府赤字採用這種手段貨幣化,意味着聯儲將“擠入”私營部門。那些原本應該去購買6000億美元國債的投資者將不得不去尋找些其他的購買目標,比如股票。股票價格的上漲將讓美國人獲得更多可以投入消費的資金。美國人的消費將推動美國從世界其他地方進口的增長,進而帶動全球經濟前進。未來大約一年左右的時間當中,很多人都將享受到這政策帶來的好處。
問題在於,對於危機的真正根源,這政策顯然是無能為力的——歸根結底,還是美國經濟嚴重缺乏全球競爭能力。事實就是,伴隨時間的演進,美國製造業殘存的部分也將逐漸轉向海外,轉向那些工人非常高興獲得每天5美元報酬的地方。QE 3顯然不可能解決這方面的問題,相反倒是會進一步延長,甚至加劇全球這種不均衡的狀況。
到了2011年年中,即聯儲的新貨幣政策全部結束的時候,我們將無法找到新的增長推動器來代替它,盡管屆時股票價格和消費開支都當達到相對較高的水平,但是這些顯然都是人造的,是難以持續下去的。
當聯儲停止增發貨幣,停止買進資産,股市的基礎就將崩塌,消費就將收縮,衰退就將回歸,而且很可能比以前更加嚴重。因此,聯儲一旦開始就難以停下自己的腳步。他們將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增發貨幣,購買資産,每一輪的QE都將比前一輪規模更大。
毋庸贅言,美國央行的每一次增發貨幣,都意味着貨幣本身價值的損失。不過,這些做法的真正後果絶非僅限於貨幣匯率的範疇之內。
不計食品和能源的消費價格膨脹將繼續保持低迷,這不必說,主要是因為全球工業産能過剩,因為有無數滿足於每天5美元的勞動力。股票和債券的價格將由供給(即股票和債券的發行情況)和需求(聯儲將繼續干涉,因此債券收益率將保持較低,股票價格將上漲到足夠的水平,至少可以支持一定程度的增長)。
商品價格同樣將由供給和需求決定。貨幣的加速增發一般都會推動需求的整體性增加,但是不同商品的供給是否能夠跟上這速度,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比如,原油的價格是由一個嚴密控制着供給的卡特爾管理着的。因此,油價其實是由這個卡特爾是否能夠成功地管理價格所決定的。黃金則不同,産量和儲量都有限,而且被廣泛視為財富的儲備手段,因此每一輪貨幣增發顯然都會促進其價格上漲。至於土地就更加直觀,新土地的供給是不存在的,其價格顯然會迅速上揚。
伴隨更多的貨幣被創造出來,土地價格猛漲,這就將使得生長在上面的食品價格相應上漲,達到許多人難以承受的水平——要知道,在我們這個星球上面,還有20億人每天的生活開支不足2美元。太多的金錢出現,導致饑饉上演,這是頗有諷刺意味的一幕,也是一場令人恐懼的悲劇。
或許,這才是最終極的證據,證明政府增發貨幣這種做法本質上是無法擺脫固有的邪惡的。(子衿)
asiachen00:以下連結和大大英雄所見相同:政府就是問題之所在
http://fateandthefuture.blogspot.tw/2012/10/blog-post_3.html#more
政府和銀行家都已到了江郎才盡的境界
Central bankers and politicians are running out of ideas – AlasdairMcLeod
面對現時的金融危機,各國的政客和銀行家都是摸不著頭腦。他們以為只要成功刺激人民的消費意欲,就可以把危機扭轉過來。他們還是以凱恩斯主義(放寬貨幣政策)自欺欺人。他們不懂得自由市場如何運作,反而把矛頭指向自由市場,把問題錯誤歸咎於自由市場的“非理性”行為,於是就大力繼續打擊由市場的運作。他們不知道原來問題是來自他們對由市場的長期干擾。
真正的問題就在於此﹕由於長期維持零利率的原故,資產價格過高,因而扼殺了經濟的前進。我說的是“經濟前進”(economic progress),不是“經濟增長”(economic growth)。這是刻意的。由於市場不能有效的運作,經濟不能前進。資產價格過高的原因,是它們作為抵押的債務過高。這些債務是以往50年來所積累下來的。但沒有一個政府=肯承認這個事實。
政府把問題錯誤判斷的原因,是由於它們誤信經濟數據( economic statistics)。他們最大的錯誤就是相信“國內生產總值”(GDP)這個數據。GDP其實只計算出貨幣流動量,而這個貨幣流動量只反映政府發放了多少貨幣而已。這個數字是與實際經濟的進展毫無關系。1920-23年當時的德國央行大量發鈔,使德國陷入超級大通脹。如果GDP這個概念早幾十年前就已經出現,當時德國央行就可以誇耀德國擁有全世界最高的GDP增幅了。
我們不能把GDP增長當作為經濟增長的。GDP只是個統計的數字,與發鈔量息息相關,但與經濟進展無關。可惜各國的政府卻繼續放寬貨幣,不知道原來這就是問題的根源。
市場要先擺脫累積的龐大債務,以至降低資產價格,經濟才可以有發展的空間。如果政府繼續發債來刺激經濟,就只會把人民的積蓄蒸發,不會使經濟復甦。靠增加信貸來擴大GDP數字,就是以摧毀真正的財富,換來一個紙上財富的幻覺。這些優薪厚祿的公僕,連這個簡單易明的道理都不能掌握。
ASIACHEN00:
黃金在1770附近有:0.6(1920_1525) 1.6(1697_1527) 及前高(1803.1788)四重壓力.但整理姿態很高(和實體經濟相關的油價則相反).相信很快將往上突破
To ASIACHEN00:
連兩篇上乘好文!
和小綠的文章前後呼應!
小綠這邊就需要有您這樣的人才與內容!
唱獨角戲是很累人的,
需要有相對應的人才加入!
您的技術分析,小綠100%認同!
萬分感謝!
ASIACHEN00;大大加油.雖然回應文章少.但在別的部落閣已見到轉貼大大的文章.
黄金无用论”源于国际金融寡头特权
张庭宾2009-10文章
同时被现代主流经济学驱逐的还有经济学的“道德情操”。当年亚当•斯 密能够将《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作为杠铃的两端举起来,那是他有“金本位”作为举握的中轴。即任何人想要获得财富,必须用对等的使用价值来交换,即使 大英帝国觊觎中国的白银,那它也需要用鸦片来换。而现在美联储觊觎中国的财富,它只要印刷钞票发行国债让中国买就可以做到了。
在对“黄金”的不同看法上,集中体现了现代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科班经济学和常识经济学的区别。
如果从1980年迄今,黄金的确是最差的投资品。但它同时有另一种解释,即它是价值最被低估的投资品(也意味着未来上涨空间最大)。有人测算过,如果将 CPI算进去,当年的850美元的金价相当于现在的2200美元左右。即全世界所有的物价都上涨,就黄金反而贬值了,对于这一非常奇特的现象,一个合理的 推论是,黄金价格被操纵了,即是强大金融力量刻意打压的结果。
有众多证据证明,国际储金银行(以摩根大通等银行为代表)是打击黄金的主要力量,而英美两国央行借出的黄金是打击金价的主要弹药。从1950年到2008 年,英格兰央行的黄金储备从2543吨减少到310吨即是证明,同期美联储从2.02万吨减少到了8100吨(由全球占比75%下降到4.9%)。现在基 本没有继续做空的力量了。
它们央行为什么要打压金价呢?这是要捍卫他们的特权——即不受任何约束地印刷纸币。这些没有真实物质财富直接抵押的纸币可以交换他人辛勤劳动换来的物质财 富,即这是一个无本万利的生意,即使说有本——国债——它们也是美国纳税人负担的。而金价上涨就是对这种“生意”的直接挑战。
由这种特权延伸出来的“超级商业模式”还有诸如:1,越印越多的纸币进入商业银行系统,将被乘数放大,将形成通货膨胀,悄悄地转移纸币持有人的财富;2, 由于纸币的释放和收回决定一个经济和投资的兴衰周期,这种权力掌握在美联储手中,接近美联储的金融家们很容易就成为金融市场的先知先觉者;3,金融家们在 纸币滥发的推动下,将真实物质财富放大为资产证券化产品,又在资产证券化上放大为金融衍生品。每一次的乘数放大,都等于将购买者劳动创造的财富很大比例地 转移到银行家的手中。在2008年,当CDS这种最垃圾的金融衍生品泡沫破灭后,世人才看到它们毁灭他人财富的巨大威力。
这些无本万利的特权均源于美联储不受制衡地印刷纸币的特权。那么,这种特权是否是天生的呢?
答案是否定的,在1933年以前,各国央行,即使是发动了鸦片战争的英国的央行,它们发行钞票也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必须与黄金进行挂钩,即只要持有纸币者愿意,它随时可以到英格兰银行兑回黄金。即央行发行纸币,必须有黄金保障。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是央行与人民间平等的契约——人民对于央行有能力制约。即如果央行滥发纸币,人民有权用纸币换回黄金。在这种制度约束下,央行是服务与 从属于社会和人民的。反之,如现在的美联储,它是服从和服务于特权利益集团,即美联储的那些股东——国际金融寡头们的。
这个人民的核心经济权力被取消,它是古典经济学被凯恩斯倡导的现代主流经济学取代的源头之变。
古典经济学是建立在“金本位”的基础上的,在这一点上,亚当•斯密、马克思和JP摩根是完全一致的。然而,从1933年开始,到1970年完成的“黄金制约纸币”制度被彻底驱逐后,纸币的滥发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凯恩斯开创的芝加哥经济学都是顺从和服务于这一动因的。
同时被驱逐的还有经济学的“道德情操”。当年亚当•斯密能够将《国富 论》和《道德情操论》作为杠铃的两端举起来,那是他有“金本位”作为举握的中轴。即任何人想要获得财富,必须用对等的使用价值来交换,即使大英帝国觊觎中 国的白银,那它也需要用鸦片来换。而现在美联储觊觎中国的财富,它只要印刷钞票发行国债让中国买就可以做到了。
由于大众的核心经济权力被“美联储特权”瓦解,“核心利益集团对社会公众的剥夺”和“外围人群对于核心利益的投机”成为经济金融的主要行为方式。因而,收买最聪明的人,妖魔化金本位,驱逐道德情操,客观上成为经济学的主要工作之一。格林斯潘曾经写到:“在没有金本位的情况下,将没有任何办法来保护(人民)的储蓄部被通货膨胀所吞噬”,后来他闭上了嘴巴,从此平步青云,成为现行金融体系最成功的操盘手——成功统治美联储18年,制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级金融泡沫。
凯恩斯的一个重要工作是,他制造了一个以“通货膨胀为必然性”的理论迷宫,给后来的年轻经济学家反复洗脑,而这些被洗脑的经济学家们又反复给大众洗脑。最后的结果是,“金本位”所代表的人类经济交易“自由、公正、民主、人权”成了“愚昧”的象征。对此,非主流的奥地利经济学派也坚决反对的。
在奥地利学派看来,整个世界都已经被放任的纸币体系“陷害” 了,由于大量货币释放而导致“人造的增长”,反过来要求释放更多的货币继续刺激增长,这种以保持GDP增长速度为特征的加速循环的泡沫迟早要破灭的,最后 的结果就是经济、金融、社会危机乃至战争。而那些先知先觉者就将手头的纸币尽快换掉,“黄金将用悲剧的方式构建出前所未有的牛市”(引自《黄金反抗纸币的 陷害》一文)。
当然,主流经济学并没有因此吃亏,它成为了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最重要的显学。由于整个现代经济学都是建立在一个不自由不平等的基础上的,它鼓励的是特权剥夺和市场投机,这使得它极大地刺激了人性贪婪,压抑和排斥了政治学、社会学,特别是哲学和宗教的发展,这也是过去30多年中人类没有出现一位伟大哲学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人不厌其烦地回顾和分析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并撰写了《黄金保卫中国》一书对此追根溯源,就是想提醒某些仍在“迷宫”中彷徨的经济学家们,这包括郎教 授在内,对于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反思,要从现代主流经济金融学的本源上反思。这才是有识之士和大众彻底“反洗脑”成功的关键,这也是中国真正大国货币金融 觉醒的前提。
世事都是物极必反,泡沫总要破灭的,那些最聪明的国际金融寡头知道:美元纸币泡沫膨胀的游戏已经很难玩下去了,重新洗牌难以避免,就像前一轮用美元纸币来洗牌黄金一样,这一次,他们大有可能用黄金来洗牌纸币。这时候,对中国和大众最重要的是——多抓一点黄金新主牌在手里。
To ASIACHEN00: 感謝您再一篇好文出爐。
您的好文小綠個人已經看了第四次,還是百看不厭!
每一次看完,小綠都有要更努力寫出更好文章,相互呼應一下的念頭!
ASIACHEN00:如果依照以下連結:2011.01月"作多GLD,放空SLV"
鐵定死的很慘.但該"法意"的人.卻能長期在東森財經台.奉為上賓.人氣旺旺.豈不怪栽?
"原來我們都喝這樣的奶長大的"
http://www.wretch.cc/blog/phigroup/16445106
To: ASIACHEN00,
因為眾人只看眼前,不看長遠。
眾人只看經濟上立即被影響的一小部分,
忽略了沒被立即影響的其他大部分。
見樹不見林,此即是也!
大家對因與果的關係看不明確,也看不清楚,
無怪乎絕大部分的分析師要不是亂扯一通,把瞎猜當成分析,
把市場的目前情緒表示出來就當成是分析,
或是乾脆說未來是隨機漫步,根本無法預測來含混帶過。
那些都幫不了大家,
投資機會其實就是,什麼是不合理的,
什麼是有discrepancies的地方,
把他找出來,然後讓它不要gap這麼大,
這就是生意機會,投資機會。
很高興有您在,您的分享!
感謝上天!
這些"財經專家"等到黃金大行情發動時,他們又會跳出來說,
"Oh, 我就說吧,我是長期的黃金投資者"
黃金一跌,他們又說,
"Oh, 黃金可能會泡沫破裂,要小心"
若需要這種分析,
您就自己畫K線圖做短線分析就好了,
何必他分析?
每次跌都說黃金泡沫破裂,
每次漲都說他們是黃金長期看好者,
他再多少多少錢就說黃金要買。
這種話講雙邊的人,
黃金1600是自稱看到黃金泡沫破裂的先知,
黃金1800又變成是領先預測黃金上漲的預言家,
這些"先知",一兩天漲,就說要大漲了,
一兩天跌,就說要崩盤了,
1600看跌,1800看漲,
只有以短線技術分析或極短線的角度上看,
才能站得住腳,
但若分析是這種內容,對讀者來說,幫助不大,
一點都不攸關,
平庸的分析師實在是太多了,
聽他們講,大概不腦神經衰弱,
也會迷失方向,無法自拔。
那些所謂財經專家,黃金稍微跌個一點點,他們就說黃金要崩盤,
在股票上面經常發生比黃金大很多的跌幅,
也不曾聽他們說過某檔股票要崩盤。
黃金跌個2%, 3%,說黃金要崩盤,
股票跌個10%,也不曾聽他們說股票要崩盤,還說股票要逢低買進,
那些財經專家,認為買黃金的人都是怪咖,怪人,傻蛋。
他們總是認為,買黃金幹嘛?
您就問那些財經專家一個問題就好,
很簡單的問題,"請問這位財經專家,您買黃金了嗎?"
我保證那些假財經專家會跟您說,"我一盎司都沒買!"
原來他們不是手上沒有半點黃金就算了,
依小綠看來,他們是這輩子根本連一公克黃金都沒買過!
好啦,所以您知道了,
原來他們一直不斷地喊,黃金要崩盤,
黃金的持有者要瘋狂賣出,
指的是他們以為的所謂的黃金怪咖,黃金蟲會大家一窩蜂賣出黃金,
而自相殘殺,
使得黃金崩盤!
小綠可以現在就先說,
黃金蟲們不但不會賣掉,
還會有千千萬萬人未來都將加入黃金蟲的行列,
以後大家可以來看,
看是假財金專家他們以為的黃金蟲們會賣掉黃金先,
還是這些假財金專家他們也開始衝進來買黃金先!
這樣就很清楚地知道,到底黃金蟲和"財金專家",
誰才是傻瓜了!
沒放到那些"財經專家"來買黃金白銀之前,就賣掉黃金白銀的人,
實在是太可惜!
看到ASIACHEN00分享給大家的文章,
竟然還有人要去空白銀,小綠只能笑笑的說,
"您是不是說反了啊!這麼想放空,
您應該空美債才對吧!怎麼會空白銀呢?"
一般老百姓太可憐了,
自己就已經迷霧茫茫,
再加上聽這些人亂扯,
想全身而退真的難上加難!
真知灼見
期待美債的放空文
我等到"美債"也洩了.....的第三行
ASIACHEN00:投資股票.每個人都會想要找出飆股.就是:大盤漲.我的股票漲得更多
當大盤跌.我的股票不跌
10年來.真的有這種牛股?
且看聯結.圖一
(抱歉.英文不好.只能用GOOL 翻譯.不過看圖說話.意思也到了)
http://translate.googleusercontent.com/translate_c?depth=1&hl=zh-TW&ie=UTF8&prev=_t&rurl=translate.google.com.tw&sl=en&tl=zh-TW&u=http://zealllc.com/2012/goldstbr.htm&usg=ALkJrhhY6SI_x9lyfXRQoBa6WeA8D3gRhQ
美債的文章要再一點時間,
小綠想再多等待一下,
美債的文章才會開始動工喔!
asiachen00:英文連結 http://zealllc.com/2012/goldstbr.htm
gool連結:去頭尾
麥嘉華:美國舉債濫發食品券假性推高GDP,企業堪慮
2012/11/01 09:14 嘉實資訊
精實新聞 2012-11-01 09:14:34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美國領取食品券(food stamps)的人數在歐巴馬(Barack Obama)刻意推動以期刺激經濟的影響下大幅增加,但許多人仍對美國這種舉債發錢給民眾的舉動感到懷疑。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投資大師麥嘉華(Marc Faber)10月31日就在「The Daily Reckoning」發表專文質疑,美國藉由舉債(即增加財政赤字)來支付無用且完全沒生產力的政策(例如發放食品券),讓民眾前往商店消費(大多是在Wal-Mart等低價零售店),使得國內生產毛額(GDP)假性上揚,但這真的能讓GDP產生實質且永續的成長嗎?他還痛批,這種做法只會讓官僚壟斷經濟,扼殺企業的發展。
麥嘉華認為,經濟學家應該把焦點從實質GDP成長率轉到經濟要如何永續發展。他解釋,自2000年以來,美國公共債務已從5兆美元大增至超過16兆美元,但是名目GDP卻僅從9.5兆美元成長至15.5兆美元。他認為,GDP應該排除政府與家庭增加的債務,因為這兩項都誇大了GDP數據,但長期來看卻無法永續增長,這從一些歐洲邊緣國家就可以學到教訓。
根據The Daily Reckoning作者Eric Fry的統計,過去4年來,美國領取食品券的人數飆升逾1,700萬人,而就業人口卻縮減逾300萬人。若以百分比來看,領取食品券的美國人數在過去4年來暴增了60%之多!
事實上,美國農業部(USDA)將此視為輝煌的政績。USDA在官網「Outreach」頁面中表示,營養補充援助計劃(SNAP;食品券的正式名稱)是唯一能夠刺激經濟的公共福利措施,可在民眾使用SNAP補助時提振經濟,影響遍及各個層面。USDA認為,SNAP可為地方雜貨店創造業務,進而提振勞工與生產需求,最終將可拉高家庭收入並帶動額外支出。
彭博社曾於9月報導,去年度(截至2011年9月底為止)食品券的費用攀升至歷史新高的757億美元,過去4年以來大增1倍以上,為美國農業部最大的年度開銷。共和黨對此大肆批評,眾議院4月核准的預算計畫也預定在未來10年將這項支出刪減330億美元。
阿拉巴馬州共和黨議員Jeff Sessions在接受彭博社專訪時表示,歐巴馬政府把食品券當作政績,把政府的錢發給不需要或甚至不想要的美國民眾。他批評,這為歐巴馬政府又增添了一個無能的證據。
11月了
期待新文章
望穿秋水的第三行
張貼留言